第二本是《等待香港:娛樂篇》。
林奕華引述荃灣某中學副校長在接受有線娛樂新聞台時,解釋為何全校要在周會『悼念』梅艷芳:「佢有創意囉!形象百變吖嘛,百變即係創意囉!」林奕華認為香港人的感情有兩個特點:一是香港人的感情是浮誇的、膚淺的、虛假的、abusive的、容易受人影響的;二是香港人的感情(sentiments)是由香港娛樂圈塑造出來的。(〈是這樣的嗎?〉(2004年1月),頁18-19)
「香港年青人對於濱藝人物的認識和接受程度,其實主要還是靠『匙羹飼養』(spoon-feed)而不是自動自覺地吸收。或,事情可以反過來看,『匙羹效應』不只存在於大眾與演藝圈之間,它根本就是香港人的成長模式,近年甚至出現愈是年輕的香港人愈是缺乏個性的普遍現象。......要在香港取得『大眾』的認同以至歡心,我認為有一點非常重要:這個人的出身最好是中下階層,即『草根』。......你甚少會在港產片以至電視劇中看見『中產階級』的生活狀況--但是,你卻可以說它是個不折不扣的反映:這社會其實沒有『中產階層』。表面上有著中產收入的香港人,當中許多的價值觀念仍然是由草根的心態來操控。」(〈成為張艾嘉〉(2004年3月),頁51-52)
「健康的性感」其實是說「性感得來很乏味」,因為性感應該帶有一點沉溺,一點神秘。(〈雕塑未完成--吳彥祖為什麼性感〉(2003年9月),頁73)
林奕華引用湯禎兆的〈Twins撒嬌求免責〉:「我們都慣了有楊千嬅之流砍手對歌藝一貫馬虎看待,每次早已慣了以『駛唔駛咁認真』(用不用得著這麼認真)來故混過關」(〈劉德華是下屆香港特首,為什麼不?〉(2003年6月),頁77-78)讀著這遍文章的時候,碰巧電視正放映著《國產凌凌漆》,袁詠儀對著身負槍傷的周星馳,也用上看同一樣的說話。又,林在結尾氣道:「追求『與別人沒有不同』(香港做普通人!)已成為香港年輕一族的普遍理想。」(頁79)
「香港文化的一大特色,乃眾所周知的一窩蜂。......香港的演員只會演自己,而不懂得演角色。......港產片『多見明星,少見演員』」(〈明星後遺症〉(2005年5月),頁84)
林氏認為「本地電視文化對香港人素質下降的問題大有『貢獻』」,所以「我們便有理由要求每個人正視自己與TVB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它「的確就是助長香港人以被動來面對無力感的一台巨型機器。......骨子裏卻是香港人最樂意跟隨的模階。......我們的手腳早已不受控制,因為我們的思想叫TVB。......香港人在眼界和胸襟上的狹窄,無疑是受到『腦袋』--TVB的壓縮所影響。......過去二十多年無綫為香港製造了整整兩代的愚民(滿足於低層次精神生活的一些人)」(〈我和無綫電視的恩恩怨怨(第一章)〉(2003年10月),頁93-95;第二章在2004年4月,頁96-98)
林氏指電視劇是人民質素的當下反映。在面對電視劇每況愈下,日趨平庸,印證了他一直重覆「我們是活在『崇尚平庸』的時代裏」;「香港人對『人生』的概念,一直都是從電視劇得來的。」「在無綫戲劇組負責人的眼中,邊看邊鬧與愈鬧愈看正正就是無綫劇集與香港觀眾再也正常不過的『受虐與施虐關係』」。林奕華再引用一位大學講師一番義正詞嚴的說話:「搵食很重要啊!我唔食我隻狗都要食!」林批評他「完全忘記了自己是一名菁英--我說的菁英,不是『身份』,而是『角色』--也即是在領了學位,拿了高薪之後必須對社會履行責任的人。但是,在我接觸過的好些大學生和講師之中,不乏不肯承認,甚至刻意否定自己是『菁英』的人--......一旦領受了這名銜,許多責任將排山倒海而至,不是說推便推得了的--例如......『犧牲小我,完成大學』。」(〈沒有帝女那有花〉(2003年5月),頁99-103)
「由社會對傳媒你抄我抄的無限容忍可見,香港人從不覺得抄襲貓有何不妥。」「我一直懷疑無綫編劇人人都有一本手冊,裏面註明那些場合該有那些對白和行為。」「一個很『香港人』的信念:為了逃避壓力,必須先將責任架空,由對事情(還是自己?)沒有要求開始。」(〈隔世救不了未來》(2004年7月),頁110)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