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10 December 2010

林奕華 I

早陣子不斷在看林奕華的書,看了不下五本。他的觀點有些與別不同的地方,算是有創見,也有偏見和定型的時候。不過,總括來說,還是很有摘錄的價值。

第一本是《等待香港:青春篇》。
〈我看創意教育〉(2005年2月)「香港的新一代若凡事繼續只看功利和短期收益,多與少一門有關『藝術』的學科,對改變香港的前景,恐怕幫助不大。」(頁10)
〈等待香港〉「香港年青人都是不喜歡在公開場合表達意見的。」(頁11)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煩惱,沒必要再加添煩惱』,除了是他個人的『信念』,也得到另一些同學的支持,其中一位很有信心的說:『當社會上大多數人都是這樣想,我不明白為何它還會是一個『問題』(problem)?如果我不把它當作『問題』(question)來思考,那又有何不妥?』」(頁13)
「同學們喜歡用『平凡』來界定自己--例如,『我覺得一個平凡人比較適合我,這是我的選擇,有甚麼不妥?』--但它既可能不是一種選擇(包括形容自己『平凡』的人,會因受到『不平凡』的人的威脅而及早扼殺他們的生存空間),也可能與平凡無關,不過是被人們利用它來掩飾自己的平庸。平凡和平庸的差別,在於前者是生活的取向,後者卻可以被統治者藉著經濟、政治手段來達致對人們的思想控制。其目的是讓人們滿足於低層次的生活權利,因而失去對自己的要求,於是整個社會變成千人一面,不獨會自動減少異類的聲音,就是有人『與別不同』,也不用勞煩統治者和他的管理班子把他攆出去--羣眾自會互相監察,再把少數不一樣的人排擠、消滅。」(頁15)
〈大學生的八卦與功利〉(寫於2003年9月22日)。八卦:對娛樂新聞的興趣與師奶愈拉愈近。「今天某藝人被捧上神枱,大家其實已在等著看他下地獄。」(頁17)功利:只願意對一件事情付出心力。林奕華問「為什麼他們〔大學生〕會有那許多事情不知道,未曾聽過,甚至不想知道,連聽也不想?為什麼有那麼多的大學生會以對很多事情『不感興趣』為榮?(頁18)
又與大學生有關。「大多數二十上下的人們,是如何守口如瓶,惜『發問』如金,連帶你向他們提出,『問題』都避之則吉。」「有一次我對某個妥協的建議表示不敢苟同,差一年才大學畢業的某君連隨板起面孔教訓我:『那麼,你就是扼殺自己的市場!」(〈個別〉,1999年12月17日,頁106)翌日寫成一篇〈市場〉。「〔一位大學生說〕:『此乃市場定律,你若與它背道而馳,便被淘汰。』」「社會已成功地教曉年青人『接受現實』(及有義務強迫別人也一樣)。」(頁107)
林奕華經常接觸年輕人。他們認為「『個人』才是世界的中心,所以有很多在表面上是幫助或鼓勵他們學習公民責任的機會,都會變成向上爬的梯階。他們亦會因此而一日比一日的功利起來‧‧‧‧‧‧譬如『學習』,也會先談條件:『學咗對我有咩好處先?』」(〈好的學生〉,2001年5月22日,頁154)又是第二日,寫成〈有咩好處先?〉。學習是投資,可帶來立竿見影的成效。他歸咎於我們的某些共通性格--「自私、功利、短視,懶惰、反智、反思考--典型的『香港人』。」學習的目標是成功,卻忘卻了學習應該包括失敗,失敗又變相鼓勵我們摸索的作用。「大家只會希望盡快『出廠』--完成被賦予能力的工序,正式成為有價的商(產)品。」(頁155)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