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10 July 2016

英國漢學史(三之上)

三、相隔二十年的英國漢學史

巴瑞特一文之後的二十年,熊文華撰寫成《英國漢學史》(下文簡稱《英國》,並在內文註明引用頁數),是為中文學界全面討論英國漢學史的第一本論著。[i]相比起研究其他歐美漢學史(如法國、美國和德國),中文學界的英國漢學研究無疑是相對落後。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近二、三十年,中國和台灣學術界致力國際化,一方面了解外國人眼中的中國,一方面介紹、吸收和研究國外漢學家的研究成果,藉以肯定中國在世界的地位和作用(尤其是對於中國),一方面宣揚十七至十八世紀文藝復興後期的歐洲對中國的仰慕(所謂中國熱),一方面批判十九世紀以來歐洲殖民主義者對中國的偏見,「少數人出於偏見、誤解和無知,散佈了醜化中國人和中華文化的言論,進而妖魔化(demonizing)、他者化中國。」(頁166),繼而探索中華帝國由興盛到衰落的軌跡,作為現代國家建立的文化和學術基礎。[ii]在國家的積極推動和資助下[iii],形成了專門的學科[iv],建立研究所[v],出版翻譯和研究叢書[vi],編訂期刊[vii],編集論文集[viii],組織學術會議[ix]。一時間,介紹各國漢學研究成果,研究外國漢學家,外國在華和國外的研究機構、期刊等專著也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漸成現代中國研究的顯學,形成專門的漢學史研究[x],研究漢學家[xi]、漢學期刊等[xii]。孔子學院參照British CouncilGoethe InstituteAlliance Française的模式,在英國多間大學建立(如倫敦、曼徹斯特、愛丁堡),推廣學習中國語言和文化,作為一種國家軟實力。[xiii]近年台灣的國科會更補助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圖書計畫,歐美漢學研究I:英國漢學。[xiv]

近年中文撰述的漢學史研究[xv],絕大部分以莫東寅在1949年出版的《漢學發達史》為起步[xvi],更早的有梁繩褘在19411942年在《國學叢刊》刊登四篇外國漢學研究簡史的文章。[xvii]漢學史研究書籍汗牛充棟,關於英國部分散見於各書。以英國為討論中心的,最早的大概是1945年方豪在《中央日報》刊登〈英國漢學的回顧與前瞻〉。[xviii]此後,研究者基本上都是在英國大學訪問期間搜集資料所得匯成文章,或根據大學日歷和課程手冊,或親身訪問,也有一些是在英國取得博士學位,甚至是曾任教於相關大學的漢學研究部門者,例如林佐瀚[xix]、陳堯聖[xx]、村山吉廣[xxi]、村松祐次[xxii]、劉惠林[xxiii]、何沛雄[xxiv]杜維運[xxv]王清源[xxvi]、葉雋[xxvii]、馬幼垣[xxviii]、王次澄[xxix]程章燦[xxx]魏思齊 (Zbigniew Wesolowski SVD)[xxxi]等等[xxxii]。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中國學者訪問英國學術界者日多,其中以劍橋、牛津和倫敦為主,部分撰寫介紹英國漢學傳統和發展的文章,較早的有張國剛、王小甫、傅勇、闕維民、楊國楨[xxxiii],此外還有胡優靜[xxxiv]、陳友冰[xxxv]等。

        進入新世紀,中國在國際舞台上的角色日益重要,國外中國學的研究更是越來越蓬勃,繼美國、法國和日本漢學史研究相繼出版學術成果,英國漢學史研究也開始進入全面整理的階段。2005年,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的黃長著、孫越生和王祖望主編,歷經十多年的時間,出版厚達1200餘頁《歐洲中國學》,共200多萬字,涵蓋法國、英國、荷蘭、德國、奧地利、瑞士、瑞典、挪威、丹麥、芬蘭、冰島、義大利、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帝俄蘇聯俄聯邦等17部分。李瑞華和王祖望編著〈英國篇中國學研究發展概況〉、〈英國篇中國學家與有關學者〉和〈英國篇中國學的教學與研究機構〉三篇。

         李瑞華和王祖望將英國漢學分為三個階段:(一)英國早期漢學的開創階段,由馬戛爾尼勳爵(Lord George Macartney, 1737-1806)至第二次世界大戰,成就和發展規模都遠遠落後於歐洲,著重商業和外交培訓,不重視研究,學術上貶低中國,師資素質不高,經費困難,美國漢學崛起,德法荷等歐洲國家研究水平不斷提升,此消彼長下顯得更落後。(二)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至1960年代末,在政府對東方學的推動和資助下,英國漢學在資源、師資、學生等各方面取得很大進展,但成就和發展規模仍然遠遠落後於歐美日。(三)19701980年代,由於政府高等教育經費削減,英國漢學研究陷入停滯狀態,不少漢學家相繼離開英國往外國任職。他們還介紹各大學的中國學系、研究所、學會、機構、藏書所、學術期刊等,羅列中國學家與有關學者的簡短生平及主要著作,以及中國學的教學與研究機構。由於該書定稿於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所以英國漢學史的討論只及1980年代左右。總體來說,是書只能夠代表上世紀末歐洲中國學研究的總結。[xxxvi]





[i] 李瑞華、王祖望編著:〈中國學研究發展概況〉、〈中國學家與有關學者〉、〈中國學的教學與研究機構〉,載黃長著、孫越生、王祖望主編《歐洲中國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頁253-419
[ii] 有趣的是,在這個方向下所發展的研究成果,幾乎毫不例外都是以中文寫作,閱讀群基本上都是國內讀者,或者是海外的漢學家。由此可見,這是對內推行國民教育的運動,遠多於是對外宣揚中國文明的運動。這種形態的關注可以王榮華和黃仁偉主編的《中國學研究:現狀,趨勢與意義》,上海:學林出版社,2007)為代表。該書是作為2006年第二屆世界中國學論壇中,「中國學研究的現狀」和「當代中國發展的世界意義」的研究報告、論壇摘要等。
[iii] 值得注意的是,相較其他國家留意外國對本國研究的程度,中國學者似乎尤其在意國外的漢學研究,參平田昌司:〈從海外漢學看軸心漢學〉,《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7卷第4期(200712月),頁99
[iv] 可參看林慶彰:〈編者序〉,載氏主編:《國際漢學論叢》第一輯,臺北:樂學書局,1999,頁I-VII。林氏扼要地列舉八、九十年代中國大陸和台灣的國際漢學研究,包括工具書、期刊、介紹性著作、翻譯專著、編譯論文集、漢學系所。
[v] 如北京外國語大學海外漢學研究中心、蘇州大學海外漢學(中國文學)研究中心、清華大學國際漢學研究所、陝西師範大學國際漢學院、北京語言文化大學漢學研究所、台灣師範大學國際漢學研究所、台灣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等等。同時,以國外漢學研究為課題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課程也應運而生(香港多間大學也提供相關課程)。
[vi] 如「國外研究中國叢書」、「國際漢學研究書系」、「中國文化硏究漢學書系」、「國外中國學研究譯叢」、「國際漢學研究叢書」、「世界漢學論叢」、 「世界漢學譯著系列」、「日本中國學文庫」、「海外漢學叢書」、「當代漢學家論著譯叢」、「海外中國學研究系列」、「國際漢學研究書系」等等,數量多如牛毛。
[vii] 如《漢學研究通訊》、《世界漢學》、《華學月刊》、《世界華學季刊》、《法國漢學》(Sinologie Française)、《漢學研究》、《國際漢學》、《國際漢學論壇》、《國際漢學集刊》、《歐亞學刊》、《域外漢籍研究集刊》等。又可參看參任大援:〈80年代以來國內漢學出版物一瞥〉,《世界漢學》,1998年第1期,頁217-219。溫國強:〈海外漢學研究出版物一瞥〉,《圖書館雜誌》,2001年第11期(200111月),頁56-58
[viii] 如李學勤主編的《國際漢學漫步》(上下卷),石家莊:河北敎育出版社,1997;《世界各國漢學研究論文集》,台北:中國文化研究所,1962;《世界中國學家名錄》,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等等。
[ix] 這類研討會大概19951月中國社會科學院在海南省海口市召開「中國國際漢學研討會」展開序幕。近年2001年教育部、國家漢語國際推廣領導小組辦公室(簡稱「國家漢辦」)、大象出版社、北外海外漢學中心等單位組織的「世界著名大學漢學系(所)主任(漢學家)國際學術研討會」;2004上海市人民政府主辦、上海社會科學院承辦的「世界中國學論壇」;2007年由中國教育部轄下的中國國家漢辦(即漢語推廣辦公室)主辦,中國人民大學承辦的「世界漢學大會2007:文明對話與和諧世界」。
[x] 如程曦:《海外漢學興衰管見》,作者自刊,1993。程曦(1919-1997)畢業於燕京大學中國文學系,曾任陳寅恪的助手。許惟賢,王相寶主編:《當代海外漢學研究》,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7。吳孟雪、曾麗雅:《明代歐洲漢學史》,北京:東方出版社,2000。吳孟雪:《明清時期:歐洲人眼中的中國》,北京,中華書局,2000。計翔翔:《十七世紀中期漢學著作研究——以曾德昭〈大中國志〉和安文思〈中國新志〉為中心》,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2。胡志宏:《西方中國古代史研究導論》,北京:大象出版社,2002。劉正:《海外漢學硏究:漢學在 20 世紀東西方各國硏究和發展的歷史》,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2002劉正:《圖說漢學史》,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
[xi] 如蘇精:《馬禮遜與中文印刷出版》,台北:學生書局,2000。譚樹林:《馬禮遜與中西文化交流》,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04。蘇精:《中國,開門!馬禮遜及相關人物研究》,香港:基督教中國宗教文化研究社,2005
[xii] 例如梁元生:《林樂知在華事業與〈萬國公報〉》,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78。陳建明和王再興中譯:《基督教在華出版事業1912-1949》,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4。尹文涓,〈《中國叢報》研究〉,北京:北京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2004。王毅:《皇家亞洲文會北中國支會研究》,上海:上海店出版社,2005。姚興富:《耶儒對話與融合:〈教會新報〉(1868-1874)》,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
[xiii] James F. Paradise, “China and International Harmony: The Role of Confucius Institutes in Bolstering Beijing's Soft Power,” Asian Survey, July/August 2009, Vol. 49, No. 4, Pages 647–669.
[xiv] European and American Sinological Studies I: British Sinological Studies)由200711220101130,由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暨歷史研究所教授陳玨主持,聯合同系的祝平次、劉人鵬、蔡英俊、莊慧玲共同主持。(http://www.lib.nthu.edu.tw/library/project/human/project/england.htm)陳玨在2006114以筆名林牧在香港《文匯報》副刊上刊登〈不該忘卻的杜希德〉。後來又在同年的7199間,以原名在同報章副刊上連載「劍橋漢學緣」(所指的劍橋是美國波士頓的劍橋,非英國劍橋),共十篇,其中兩篇關於英國/美國漢學家杜希德〈歷史與空間:劍橋漢學與「島夷威酋」〉〈天方夜談:杜希德與陳寅恪〉。
[xv] 如張壽平:《西德的漢學及其他》,台北:廣文書局有限公司,1970。張國剛:《德國的漢學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張靜河:《瑞典漢學史》,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1995。張國剛:《明清傳教士與歐洲漢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許明龍:《黃嘉略與早期法國漢學》,北京,中華書局,2004。李慶:《日本漢學史》三冊,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4。張西平:《傳教士漢學研究》,鄭州:大象出版社,2005。張西平編:《歐美漢學研究的歷史與現狀》,鄭州:大象出版社,2006。閻國棟:《俄國漢學史:迄於1917年》,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閻國棟:《俄羅斯漢學三百年》,北京:學苑出版社,2007
[xvi] 如閻純德:〈漢學試論〉,《文化雜誌》,2005年第期,頁191-198192
[xvii] 梁繩褘:〈外國漢學研究論〉,《國學叢刊》,第3冊,19417月,頁26-42。梁繩褘:〈外國漢學研究概觀〉,《國學叢刊》,第5冊,194112月,頁38-48。此文探討日本、意大利、荷蘭和法國;〈外國漢學研究概觀(續)〉,《國學叢刊》,第6冊,19421月,頁32-41。此文討論德國和俄國;〈外國漢學研究概觀(再續)〉,《國學叢刊》,第7冊,19422月,頁24-34。此文論述英國、美國、瑞典和比利時。
[xviii] 方豪:〈英國漢學的回顧與前瞻〉,《中央日報》(重慶),19451220;後收入氏著:《方豪六十自定稿》,臺北:著者自刊,1969,下册,頁1546-1550
[xix] 林佐瀚:〈英國早期漢學發展溯源〉,《聯合校刊》(香港中文大學),第22期(19711月)。
[xx] 陳堯聖:〈英國的漢學研究〉,載於陶振譽等:《世界各國漢學研究論文集》第一輯,臺北國防硏究院,1962,頁195-198
[xxi] 早年有日本中國古典文學學者村山吉廣。他於1975年訪問倫敦大學,並根據亞非學院出版相關資料,撰成〈イギリスの東洋学(1)──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について〉,《中国古典研究》,第21號(19763月),頁99-111他撰寫的其餘英國漢學研究的文章有:〈イギリスの東洋学(2)──モリソン雜記〉,《中国古典研究》,第23號(19786月),頁109-121。〈イギリスの東洋学(3)──James Legge生涯〉,《中国古典研究》,第24號(19796月),頁1-15。〈イギリスの東洋学(4)──Thomas F. Wade小傳〉,《中国古典研究》,第25號(198010月),頁1-9。〈イギリスの東洋学(5)──発達の歴史を辿って〉,《中国古典研究》,第26號(198110月),頁391-4071989年,日本學者近藤一成到劍橋大學研究,撰成(王瑞來譯)〈英國的中國學(上)〉,《漢學研究通訊》,第12卷第319939月),頁177-182;(王瑞來譯)〈英國的中國學(下)〉,《漢學研究通訊》,第12卷第4199312月),頁245-248
[xxii] 村松祐次:〈イギリスの中国研究〉,《海外における最近の中国研究狀況》,東京:アジア經濟硏究所,1963,頁117-127
[xxiii] 劉惠林:〈英國愛丁堡大學中文系及華學研究簡介〉,《華學月刊》,第10期(1972年),頁50-54。劉惠林:〈英國蘇格蘭華學研究之評價〉,《東方雜誌》,復刊第6卷第10期(1978年),頁59-62。劉惠林是愛丁堡大學哲學博士(1970年,研究中共政治思想教育),時任教於中文系。近有杜博妮(Bonnie S. McDougall)的〈愛丁堡大學中文系簡介〉,《漢學研究通訊》,第19卷第1期(2000年月),頁140148
[xxiv] 何沛雄:〈英國的漢學研究〉,載王雁秋編:《海外漢學資源調查錄》,台北:漢學研究資料暨服務中心,1982,頁408-427。何氏為牛津大學博士,師從霍克思。
[xxv] 杜維運:〈英國的漢學研究〉,載於陶振譽等:《世界各國漢學研究論文集》第二輯,臺北國防硏究院,1967,頁221-240。〈英國〉,載汪雁秋編:《海外漢學資源調查錄》,台北:漢學研究資料暨服務中心,1982,頁155-178
[xxvi] 王清源:〈英國六所大學中國語文課程概況〉,《漢學研究通訊》,第17卷第4199811月),頁460-462
[xxvii] 葉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及其漢學研究〉,《國際漢學》,第11輯(20049月),頁267-277
[xxviii] 馬幼垣:〈西方漢學〉,載邱燮友、周何、田博元編著:《國學導讀》,臺北:三民書局,1993,頁183-233
[xxix] 王次澄:〈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的傳統中國學研究〉,《國外社會科學》,1994年第2期(19942月),頁56-59
[xxx] 程章燦:〈想象異邦與文化利用:“紅毛國”與大清朝——前漢學時代的一次中英接觸〉,《南京審計學院學報》,2004年第1期(20042月),頁75-79。程氏在2006年訪問英國一段時間,撰成多篇研究韋利的文章。
[xxxi] 魏思齊 (Zbigniew Wesolowski SVD):〈不列顛(英國)漢學研究的概況〉,《漢學研究通訊》,第27卷第2期(20085月),頁45-52
[xxxii] 其餘值得注意的有胡萬川:《海外存知已:西歐漢學家專訪》,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公司,1985,〈博學多聞的龍彼得教授〉,頁135-142;〈中國古典小說專家杜德橋教授〉,頁143-155。王家鳳、李光真:《當西方遇見東方:國際漢學與漢學家》,台北:光華畫報雜誌社,1991年。
[xxxiii] 張國剛:〈劍橋大學中國學的歷史與現狀〉,《中國史研究動態》,1995年第3期,頁2-8;又載《傳統文化與現代化》1995年第3期,頁2-8張國剛:〈關於劍橋大學中國學研究的說明〉,《中國史研究動態》,1996年第3期,頁22-27。張國剛於1991年訪問劍橋。王小甫:〈對〈劍橋大學中國學的歷史與現狀〉一文的補正〉,《中國史研究動態》1995年第10期,頁20-24。王小甫於1994年訪問劍橋。闕維民:〈劍橋漢學的形成與發展〉,《漢學研究通訊》,第21卷第1期(20022月),頁31-43闕維民:〈劍橋漢學的形成與發展〉,《國際漢學》,第10輯(20043月),頁192-218。傅勇:〈劍橋漢學管窺〉,《中國文化研究》,2004年夏之卷,頁148-151。楊國楨:〈牛津大學中國學的變遷〉,《中國史研究動態》,1995年第8期(19948月),頁4-9。楊國楨在1994年訪問牛津。其中,闕維民的文章所提出的劍橋漢學尤其值得玩味。在《漢學研究通訊》刊載的一篇有英文題目: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inology at Cambridge,與中文「劍橋漢學」所指有劍橋特色的漢學似有點相不對稱的地方。闕氏以一百年間其中二十年間(有兩任教授,慕阿德和哈隆)的講座名稱非Professor of Chinese,而是Professor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and History,而指稱劍橋大學漢學的研究特色就是中國語言與歷史,繼而附會由威妥瑪以後歷任(共八位)漢學教授的學術成果的特色就是中國語言與歷史,幾乎可以說這不過是國外漢學的基本特色,外國人由中國語言入手,繼而研究歷史。闕文繼而以漢學教授與其他教授的年薪相比較,得出上世紀三十年代中期年薪差距少,所以學術地位穩固於此時,無疑是令人思疑年薪與學術地位的關係是如何計算。另外,闕文所引文獻指倫敦大學的漢學教授一職與中國藝術與考古相關,不符實情。當時(1952)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的漢學教授是葉女士和西門華德(都是中文講座教授),他們的研究範疇既不是藝術,也不是考古,而是傳統漢學的語言和歷史;另外,只有顏慈(Walter Perceval Yetts, 1878-1957)是中國藝術與考古教授。
[xxxiv] 胡優靜:〈英國漢家偉烈亞力的生平與術交往〉,《漢學研究通訊》,第25卷第2期(20065月),頁39-48。胡優靜:〈英國漢家偉烈亞力的生平與著作目錄〉,載閻純德主編:《漢學研究》,第9集,北京:中華書局,2006,頁233-244。胡優靜:〈偉烈亞力的漢學成就述評〉,載閻純德主編:《漢學研究》,第11集,北京:學苑出版社,2008,頁346-356
[xxxv] 陳友冰撰有:〈二十世紀中期以前英國作家筆下的中國形象及特征分析〉,《華文文學》,2002年第2期,頁68-79;及〈英國漢學的階段性特徵及成因探析──以中國古典文學研究為中心〉,《漢學研究通訊》,第27卷第3期(20088月),頁34-47
[xxxvi] 李瑞華、王祖望:〈英國篇‧中國學研究發展概況〉、〈英國篇‧中國學家與有關學者〉和〈英國篇‧中國學的教學與研究機構〉,載黃長著、孫越生、王祖望主編《歐洲中國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頁253-419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