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22 April 2012

家教

話說,我很在意「向下流」。枕邊人反覆告訴我,我們在下流中;不,應該是下墜中。


去年復活節假期間,我與有小朋友的中學同學聚舊。碰巧讀到三浦展的《階級是會遺傳的:不要讓你的孩子跌入「下流階級」》,記下了一些重點,避免隔代下流。


後來,我借來更早前出版,在日本十分受歡迎的教育家陰山英男的《在家提升學力--教出優質孩子的父母守則》(小學館,2003;台北:如何出版社,2004;李曉雯譯)。我鄰座的同事是準爸爸。我給他翻一翻,著他只看目錄,就已足夠。


陰山提出「在家提升學力」,俗稱「家教」。本來是不言自明的道理,可笑地成為暢銷書。這本書暢銷代表著教育失敗,老師失禁,父母失責,社會失控


奈何,正如他在前言中說:「只想依靠學校教育來讓學生學習『生存的能力』的想法,原本就是很沒有道理的。這樣會忽略了學生的本質。


父母老師都應該更關注孩子們生命力正在下降的議題。因為學力的根本就在於生命力」(頁9)如何是好?他接著道:「家庭正是構築生命基礎地方;學力和家庭的健全生活習慣是息息相關的。」「家庭不只是讓孩子讀書的地方,孩子的身心也都需要培養。生活內容沒有改善,學力是不會提高的。孩子的『力』是要在家庭中培養的。」(頁13)


陰山從學習和日常生活兩方面入手,為家長寫下41條法則,分成三章:第一章、一點一滴地灌注,最後學力便會提升的16條法則;第二章、從日常生活培養「說話能力」的13條法則;第三章、培養「可以自己做到的能力」的12條法則。以下一一列出:


第一章
1. 讓孩子自己打點第二天的上學所需。
2. 讓孩子在餐桌上寫功課。
3. 父母不要幫孩子做功課。
4. 讓孩子朗讀當天學習的東西。
5. 不要跟孩子說「趕快唸書」。
6. 將圖鑑放在客廳裡。
7. 在孩子面前翻閱字典。
8. 學習才藝一週至多以三天為限。
9. 親子相偕一星期到圖書館一次。
10. 決定做事情的時間。
11. 到博物館去。
12. 親子一同去散步,認識自己生活的地方。
13. 把地球儀放在電視機旁邊。
14. 教導孩子正確的握筆方法。
15. 持續做百格計算直到效果出現為止。
16. 一個人做不來的話,大家一起來做讀寫計算。


第二章
1. 吃飯時間把電視機關掉。
2. 讓孩子去倒垃圾。
3. 在洗澡時,聽孩子說說今天所發生的事情。
4. 媽媽也要看哈利波特。
5. 生日派對時不要將孩子打扮成國王。
6. 孩子回家之後要看著他說聲「你回來啦!」。
7. 出差時打電話回家給孩子。
8. 孩子即使碰壁了也不要插手。
9. 運動會時不要拿著DV追逐自己的孩子。
10. 讓孩子自己去問「廁所在哪裡」。
11. 親子一起收看新聞節目。
12. 將家人的行程表貼在冰箱上。
13. 不讓孩子和朋友有金錢上的往來。


第三章
1. 父母不要幫孩子整理書桌。
2. 不要每次都去幫孩子加油。
3. 說教是「稱讚」、「斥責」」、「稱讚」的三明治。
4. 讓孩子自己清洗鞋子。
5. 一定要讓孩子每天吃早餐。
6. 讓孩子在前一個車站就下車走路回家。
7. 讓孩子自己綁鞋帶。
8. 製造「孩子自己一個人的時間」。
9. 讓孩子自己挑選當天要穿的衣服。
10. 讓男孩子也學做飯、讓女孩子也學修繕。
11. 孩子的零用錢要符合家計。
12. 親子一起玩丟球遊戲。


最後,我想加一項,就是let child be child.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