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10 March 2010

Up in the Air vs. 香港的鬱悶

上星期Happy Friday剛剛看過Up in the Air,加上剛剛讀完韓江雪,鄒崇銘著,廖偉棠攝影的《香港的鬱悶:新生代 vs 嬰兒潮世代》(Hong Ko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讀到韓江雪的〈High-tech high嘢--嬰兒潮的「快閃」哲學〉其中一節令我心下一沉:

以香港專業和消費服務質素之高,其實都可以透過電腦化和自動化,把專業知識和工作流程,轉化為電腦軟件和標準化程序……猶如以往工廠機器代替人手一樣。如此不但可大大提高服務業的生產力,令服務質素更加有保證,而且軟件程序本身就是新的資產,服務人員則變成技術人員,可以作為區內國家發展的範式。(頁32)
看過Up in the Air的話,應該會覺得似曾相識。戲中剛畢業於Stanford的Natalie Keener (Anna Kendrick) 帶著同樣的理念,獲得嘗識。Natalie得到一間專門為企業「不犯法地」(至少免被起訴)解僱員工的企業管理層(一直隱藏在後)的提拔,引導改革,安排一年三百四十日到處「飛行」裁員的談判員返回辦公室工作(以Ryan Bingham (George Clooney) 為代表),繼而將談判工作流程「電腦化和自動化」,「服務人員則變成技術人員」。等待被解僱的員工面對的不再是活生生的人,而是腦屏幕上面目模糊的流程執行員。學會流程,任何人都可以當談判員。換句話說,任何人都可以被取代。結局,一如影片的題目:Up in the Air。Jason Reitman的電影,豈只有男女關係。

不過,這本書算是睿智加幽默的作品,讀來甚有樂趣。以下照錄一些原文,以存記錄和參考。
韓江雪:〈考據香港的「三個五」文化〉。「三個五」的稱號……年屆五十、中五畢業、月薪五萬(頁10)這階層的最大優點,就是能中規中矩、不多不少、(那怕只是表面上)有效率和有紀律地完成上司指派的一切任務。(頁11)他們還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喜歡「看」書,特別是管理學和勵智〔志〕的書,附孫子兵法或名人金句例子的一類,似是用以彌補學歷上的不足。(頁12)
嬰兒潮的精英……即使在七十年代中期,大學畢業生亦只佔香港人口約百分之二……絕大部份和他們同齡的……其實均沒有接受專上教育的機會。(頁10)
韓江雪:〈香港故事--從涂謹申、鄺其志,到何兆煒、黃仁龍〉。沒有人會告訴你,透過個人努力、勤奮拼搏,就必然會達至成功;也沒有人會告訴你,投機、靠運氣、「走精面」,便不能達至成功。(頁21)
韓江雪:〈盛事之都--「體驗經濟」抑或「做騷經濟」?〉。「盛事之都」……最能反映香港旅遊以至整體經濟的特質。它賣的是一種最短期的、最虛幻的、最浮誇的、追求最大哄動效果的事件……毋須講求長遠和可持續性。(頁26)二○○四年香港大球場曾搞了三場「大騷」--海嘯賬災籌款」歡迎奧運精英和紀念黃霑世--儘管好像風馬牛不相及,但令人震驚的是,節目道同樣可以是那些歌星,上台同樣唱那些歌,司儀同樣搞那些gag,然後,便什麼內容也沒有了。(頁27)
韓江雪:〈High-tech high嘢--嬰兒潮的「快閃」哲學〉。特區政府大力操控土地供應,七家地產商操控全港樓;三家發展商+曾+許,五個人操控西九龍文娛區;一家「高科技企業」+唐+曾,三個人操控數碼港--對不起,已經改名為貝沙灣!(頁31)
韓江雪:〈香港故事--從公共屋邨到豪宅屋苑〉。嬰兒潮精英最常掛在口頭上的話,其中一句是:「我以前是在屋邨長大的。」……呂大樂教授所指出的:這句話還有更深一層的意義,就是「我們已經靠個人努力,出人頭地,在社會階梯向上爬,脫離了公屋的行列。」……我倒想理直氣壯的告訴他:「對不起,我從來都沒有住過公屋!希望未來有機會享受這種免費午餐吧!」(頁38)
韓江雪:〈香港社會科學的貧乏〉。以前我有一個在報館工作的朋友,經常都要邀約學者做訪問……發現,很多學者並沒有每天閱報的習慣,既不太緊貼時事脈搏,也不太了解社會事件的來龍去脈--那怕是研究社會科學學者!(頁124)
鄒崇銘:〈Dying Young:學運這一代和那一代〉。成功並非必然,和「新中產階級」一起唸小學的人當中,同期的不少正是「新中年失業」……能晉身精英頂層的畢竟只是少數,公屋師奶茶餐廳一族,陶大宇和陳秀雯,或許才是香港的活力精神命脈所在。(頁138)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