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說「由于题材十分本地化, 相信难以在其他国家地区大卖, 只有可能在本地做出一点成绩.」
紐約、倫敦、巴黎、東京、台北片都可以在香港賣錢,我們偏認為香港片沒有可能(包含著大抵不會,也不應該)在海外吸引觀眾。
就以這一點而言,就知道我們有多「國際化」,別人都不會對這七百萬人的彈丸奇蹟好奇。
不過,我們卻似乎比這些地方的人更「國際化」,更認識「世界」。
我們熟悉紐約時代廣場絕對多於美國人認識維多利亞港,去過東京新宿坐JR的香港人好可能比坐過地下鐵的日本人多,一年四季都去台北誠品朝聖的香港人也會比來香港山頂看夜景的台灣人多。
假如說,香港電影除了合拍片(不如說是配音片)、動作片(體現香港打得捱得,生命「無價」的香港拼命精神)、警匪片(懷疑是公共關係科的最重要工作)之外還有其他出路,就是這類都市片。
來港上映的都市片多的是,也十分本地化,紐約、倫敦、巴黎、東京、台北的橫街小巷,難道不會比我們對天水園更陌生嗎?在香港,它們卻又不乏捧場客,至少比許多本地創作好賣得多。
值得嗎?何解?
都市片賣埠本來就需要海外觀眾代入場景和角色,至少它們不是要拍給外國人看的。叫座叫好又來港的都市片在本土往往挾打破票房紀錄殺入香港,並以此作賣點。
海外本土大賣,與香港口味何干?題材國際化,當然有市場;題材本地化,我引一句說話,引一個例子。
我一直不太欣賞的鄭丹瑞早陣子在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說了一句十分中肯的鼓勵說話,博得全場掌聲,也為人所津津樂道:沒有在本地不賣座而在外埠叫好的本地片(早期的王家衛應是例外)。
濃縮了香港近二十多年來警匪卧底片精髓的《無間道》在本地大賣。這套本地化到不得了的香港電影(到泰國拍攝部分也不過是香港人求神拜佛的信仰延伸,與泰國本身無關),在大陸、台灣和東南亞也叫好叫座。繼而被荷李活買去版權(記著,是賣版權和被改編,不算賣埠),在美國原裝上映不及後來改編(或說經本地化)來得轟動。這似乎間接地印證了Blogger旳看法,香港電影/導演/名星本身就沒有多少國際吸引力,尤其在華語世界以外。
大家都知道成龍和章子怡去荷李活要學英語。那末,周潤發的孔子?《十月圍城》的港星?
假如說英語就代表國際化,香港這個號稱國際都會和中英雙語並重的地方,何時會由香港人拍/演出英語片?
回到原點,在所謂世界是平的國際化社會中,究竟電影市場有多國際化?資金?導演?名星?推廣?觀眾?
作為觀眾,香港也好,美國也好,為何要對其他文化背景的電影感興趣?我們的default從何時開始是認識世界?認識世界真的是很重要嗎?
在香港,認識世界的背後是以遏力遠離本土為目標和代價,具體來說是母語(包括語言和文字)和文化知識。人人待價而沽。本土的價在那裡?大家都曉機會成本,都是增值要緊。認識本土越少,國際越多,個人價值就越大。本土有何價值?縱有特別又如何?大家都是土生土長,如何能夠與眾不同,傲視同儕,繼而轉化為文化/經濟資本?我的價在那裡?
身旁的生活點滴從來都沒有趣味或價值可言,比不上遙遠的「附近」來得引人入勝。香港,連我們都不否認這個大都會原來乏味如一杯白開水。
既不全心欣賞,也不善出口,推廣又只能是拼搏肯捱的獅子山精神。敢問全球哪個國家/城市以國/市民賣命為傲?
香港,依然是文化沙漠。不,恐怕香港連沙漠也不如。沙漠也會有綠洲和水源,也有海市辱樓。在沙漠之中,人類還抱有希望,因為人類敢想,也會渴望。
香港不是沒有文化,而是不願和不敢去面對和肯定自己的文化,哪怕是在別人眼中一文不值的文化。正如要問你,香港有沒有足球?你支持港隊還是車仔?
最好只配最好。香港製造的香港人是best of the best。香港人製造的卻與此沾不上邊。
你會不認自己的親生骨肉嗎?香港人就會,半點也不面紅。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