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16 December 2024

《荊州記》佚文輯錄、二

 盛弘之《荊州記》

南郡江陵縣

1.         (盛弘之《荊州記》)又曰:“江陵縣東北十里天井臺,東臨天井,井周迴二里許,中有潛室,人時見之,輒有兵寇。”

2.         盛宏之云:“江陵東北七里有故郢城,(城)之周回九里是。”

3.         盛弘之曰:“南蠻府東有三湖,源同一水。”

4.         盛弘之《荊州記》云:“荒國西北有城,曰冶父城。”

5.         盛弘之《荊州記》云:“江陵縣東三里餘有三湖,湖東有水,名曰荒谷。”

6.         盛弘之《荊州記》曰:“(荒谷,)今竹林是也。”

7.         盛弘之《荊州記》云:“(夏水)名夏首。”

8.         盛弘之《荊州記》曰:“緣城堤邊,悉植細柳,綠條散風,清陰交陌。”

9.         盛宏之《荊州記》云:“昭王十年,吳通漳水,灌紀南,入赤湖,進灌城,郢遂破。楚則是前攻紀南而後破郢也。”

10.     盛弘之《荊州記》曰:“荊州有美鮒,踰於洞庭溫湖。”

11.     盛弘之《荊州記》曰:“荊州城西百餘步有丹霞樓,臨川康王之置。”

12.     盛弘之《荊州記》:“(荊州)城西百餘里有樓,俯臨川上,羅君章居之,因名為羅公洲。樓下洲上,果竹交蔭,長楊傍映,交梧前踈,雖近城隍處,同丘壑。”

13.     盛弘之《荊州記》曰:“荊蘊玉以潤其區,漢含珠而清其域。”

14.     盛弘之《荊州記》曰:“宅上山頂有玉女冢,瑩墳整固,上有喬木叢生,名為女貞林,常有白猿栖遊,哀鳴清絕。”

15.     盛弘之《荊州記》曰:“荊州城臨漢江,臨江王所治。王被徵,出城北門而車軸折,父老泣曰:‘吾王去不還矣!’從此不開北門。”

16.     盛弘之《荊州記》曰:“馬牧城東三里有蚌城。相傳云飢年,民結侶採蚌,止憩其中,故因為名。”

17.     (盛弘之《荊州記》)又云:“城隨洲勢,上大下尖,其形似蚌,故有蚌號。”

18.     盛弘之《荊州記》曰:“南江上有龍洲,下有寵洲。二洲之間,舊云多魚,而投罟揮網,輒便掛絕。乃有客沒而視之中,水有牛二頭,常為破網,故魚者患之。”

19.     (盛弘之《荊州記》)又曰:“江津東十餘里有中夏洲,洲之首,江之汜也。故屈原云:‘經夏首而西浮。’又二十餘里有涌口,所謂‘閻敖遊涌而逸’。二水之間,謂之夏洲,首尾七百里。”

20.     盛宏之記(梅迴)以為村名。

 當陽縣

21.     (盛弘之《荊州記》)又曰:“當陽縣東南有麥城,城東有驢磨城、犄角城。《傳》云:伍員造此二城,以攻麥城,故假驢磨之名。”

22.     盛弘之《荊州記》曰:“當陽縣城樓,王仲宣登之而作賦。”

23.     盛弘之《荊州記》云:“當陽縣東有櫟林長。”

24.     (盛弘之《荊州記》)又曰:“當陽縣東一百里有綠林山,茂林蓊鬱。襄陽大路經由其西,所謂當陽之綠林也。”

華容縣

25.     盛弘之《荊州記》云:“荊州華容縣西有陶朱公冢,樹碑云是越范蠡。”

 臨沮縣

26.     盛弘之《荊州記》曰:“鴈塞北接梁州汶陽郡,其間東西嶺,屬天無際,雲飛風翥。望崖迴翼,唯一處為下朔,鴈達塞,矯翮裁度,故名鴈塞,同於鴈門。”

27.     盛弘之《荊州記》曰:“景山在上洛縣西南二百里,東與荊山連接,有沮水源出焉,其山一名鴈浮山。荊山之首曰景山,鴈南翔北歸,偏經其上,土人由茲改名為鴈山,又為鴈塞山。”

28.     盛弘之云:“稠木傍生,凌空交合,危樓傾崖,恒有落勢。風泉傳響于青林之下,巖流聲于白雲之上,遊者常若目不周翫,情不給賞。是以林徒棲託,雲客宅心,泉側多結道士精廬焉。”

枝江縣

29.     盛弘之曰:“(枝江)縣舊治沮中,後移出百里洲西,去郡一百六十里。縣左右有數十洲,槃布江中,其百里洲最為大也。中有桑田甘果,映江依洲。自縣西至上明,東及江津,其中有九十九洲。楚諺云:‘洲不百,故不出王者。’桓玄有問鼎之志,乃增一洲,以充百數。僭號數旬,宗滅身屠。及其傾敗,洲亦消毀。今上在西,忽有一洲自生,沙流迴薄,成不淹時,其後未幾,龍飛江漢矣。”

南平郡作唐縣

30.     盛弘之《荊州記》曰:“零陵東接作唐。”

 江安縣

31.     (盛弘之《荊州記》)又曰:“自游溪南行五十里有一泉。傳云南平江安縣有牧羊者,見羊入此岸穴。當失之時,後乃聞出泉口,潛行可四百餘里,因名羊門。”

天門郡澧陽縣

32.     盛弘之《荊州記》曰:“崇山,《書》云:‘放驩兜于崇山。’崇山在澧陽縣南七十五里。”

33.     盛弘之《荊州記》云:“此山外望如一山,入裏乃有二重,因號層山也。”

34.     盛弘之《荊州記》曰:“嵩梁山在澧水之陽,望之如香爐之狀,今名石門。吳永安六年,自然洞開,玄朗如門三百丈,門角上各生一竹,倒垂下拂,謂之天掃。孫休以為嘉祥,置縣,因山為名。”[

零陽縣

35.     盛弘之《荊州記》曰:“天門郡出石鍾乳。”

36.     (盛弘之《荊州記》)又曰:“零陽縣西有九渡谿,山獸從數十里往飲之,經越他水皆不飲,傍有半石坑,上石極方峭,名為仙人樓。”

宜都郡夷道縣

37.     (盛弘之《荊州記》)又曰:“宜都夷道縣西南九十里有望州山,四面壁立。登此見一州內,東有涌泉,欲雨,輒有赤氣,故名丹水。”

38.     盛弘之《荊州志》云:“登羊腸望見南平沮漳,自巴陵左右數百里,皆見此山。”

39.     (盛弘之《荊州記》)又曰:“夷道縣句將山下有三泉。傳云本無此泉,居者皆苦遠汲,人人多賣水與之。有一女子,孤貧豚縷,無以貿易。有一乞人,衣貌醜,瘡痍竟體,村人見之,無不穢惡。唯女子獨加哀矜,割飯飴之。乞人食畢曰:‘我感嫗行善,欲思相報,為何所須?’女答曰:‘何恩可報?且今所須之物,非君能得。’因問所須。女子曰:‘正願此山下有水可汲。’乞人乃取腰中書刀,刺山下三處,即飛泉涌出,因便辭去,忽然不見。”

佷山縣

40.     (盛弘之《荊州記》)又曰:“佷山側有石穴,穴出清泉,中有潛龍。每旱,民人穢其穴,輒涌水蕩之,因得灌溉田。”

41.     盛弘之《荊州記》曰:“宜都佷山縣山有風穴,張口大數尺,名曰風井,夏則風出,冬則風入。風出之時,吹拂左右,常淨如掃。暑月經之,凜然有衣裘想。(原注:《宜都山記》曰:‘袁山松以六月至此穴,便思衣裘。’)”

42.     (盛弘之《荊州記》)又曰:“宜都佷山縣有山,山有風穴,口大數尺,名為風井,夏則風出,冬則風入。樵人有冬過者,置笠穴口,風吸之。經月,還涉長陽溪而得笠,則後之溪穴潛通。”

43.     盛弘之《荊州記》云:“(佷山縣)難留山北有石室,可容數百人,常入此室避嶮,不可攻,因名為難留。城西北有石穴,把火行百餘步,有二大石,相去可丈餘,名為陰陽石。陰石常濕,陽石常燥。旱則鞭陰石,應時雨;雨則鞭陽石,俄而晴。但鞭者不壽,復不得稱名,人憚之。”

44.   弘之《荊州記》曰:“佷山縣山下有石床,傍生野薤。人徃乞者,神許則風吹制其分,齊隨偃而翦,不得過越。”

宜昌縣

45.     盛弘之《荊州記》曰:“舊云自二(三)峽取蜀,數千里中恒是一山,此蓋好大之言也。唯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日月。至於夏水襄陵,沿泝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云朝發白帝,暮至江陵,其間一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為疾也。春冬之時,則素湍淥潭,迴清到影,絕巘多生檉柏,懸泉瀑布飛其間,清榮峻荿,良多雅趣。每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岫傳嚮,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46.     盛宏之《荊州記》云:“江峽三十里有新崩灘至巫峽,因山名也,首尾一百六十里。舊云自三峽取蜀,數千里恒是一山,此蓋好大之言也。唯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障,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所謂高山流雲,怒湍流水,絕非人境。”

夷陵縣

47.     (盛弘之《荊州記》)又曰:“(西陵峽中有黃牛山,)南崖有重嶺疊起,最大高崖間有石,色如人負刀牽牛,人黑牛黃,成就分明。此崖既大,加以江湍縈紆迴,塗經信宿,猶望見之。行者歌曰:‘朝發黃牛,暮宿黃牛;三朝三暮,黃牛如故。’”

48.     盛弘之《荊州記》曰:“郡西泝江六十里,南岸有山,名曰荊門;北岸有山,名曰虎牙。二山相對,楚之西塞也。虎牙,石壁紅色,間有白文,如牙齒狀。荊門上合下開,開達山南,有門形,故因以為名。”

49.     (盛弘之《荊州記》)又曰:“夷陵縣北陸行三十里有石穴,云昔有馬從穴,出因復還入潛行,乃出漢中。漢中人失馬亦入此穴,因名馬穿穴。”

50.     江水自建平至東界峽,盛弘之謂之空冷峽。峽甚高峻,即宜都、建平二郡界也。其閒遠望,勢交嶺表,有五六峰,參差互出。上有奇石,如二人像,攘袂相對,俗傳兩郡督爭界于此,宜都督郵,厥劫小東傾,議者以為不如也。

巴東郡魚復縣

51.     盛弘之《荊州記》曰:“魚復縣岸崩時出礜石。”

52.     盛弘之《荊州記》曰:“魚復巖崖內生夌門冬。”

53.     盛弘之《荊州記》曰:“魚復縣有固陵村,地多木瓜樹,其子大者如甒。”

54.     盛弘之《荊州記》曰:“魚復縣南山有鳥,時吐物長數寸,丹朱彪炳,形色類綬,因名吐綬鳥。”

55.     (盛弘之《荊州記》)又曰:“魚復縣有神淵,北有白鹽崖。天旱,火燃崖上,推其灰燼,下降淵中,尋則降雨。”

56.     盛弘之《荊州記》曰:“魚腹縣鹽井以西,石磧平曠,聘望四遠。諸葛孔明積細石為壘,方可數百步。壘西郭,又聚石為八行,相去二丈許,謂之八陣圖,曰:‘八陣既成,自今行師,庶不復敗。’自後深識見者,並莫能了。桓宣武伐蜀,經之,以為常山蛇勢。”

57.     盛弘之《荊州記》曰:“魚復縣瞿唐灘上有神廟,先極靈驗。刺史、二千石經過,皆不鳴鼓角。篙旅商旅,恐觸石有聲,乃以布裹篙頭。”

58.     盛宏之《荊州記》云:“南鄉峽西八十里有巴鄉村,蓋善釀酒,故俗稱巴鄉酒也。村旁有溪,溪中多靈壽木。”

59.     盛弘之《荊州記》:“巴東江中有孤石,名為淫預,冬出水,夏沒水。”

60.     盛弘之《荊州記》曰:“巴東城西有一柏柱孤直,大可數圍,高三丈餘,相傳是公孫述時樓柱,乃云斫之血出,枯而不朽。歷代彌固,將死有物憑焉。”

61.     盛弘之《荊州記》云:“巴東郡峽上北岸有一山,孤峙甚峭,巴東郡據以為城。”

62.     盛弘之《荊州記》曰:“昔廩君浮夷水,射鹽神于陽石之上。”

 

63.     盛弘之《荊州記》曰:“朐縣有巴子城,地多巴豆。”

建平郡南陵縣

64.     盛弘之《荊州記》曰:“建平郡南陵縣有石鼓,南有五龍山,山峰嶕嶢,淩雲濟竦,狀若龍形,故因為名。”

 信陵縣

65.     盛弘之《荊州記》曰:“建平出礬石。”

66.     盛弘之《荊州記》曰:“建平出大黃。”

67.     盛弘之《荊州記》曰:“信陵縣西二十里有巫峽。”

68.     盛宏之《荊州記》云:“建平信陵縣有稅氏。昔蜀王、欒君王、巴蜀王見廩君兵彊,結好飲宴,以稅氏五千人遺巴蜀。廩君望出河間。”

 巫縣

69.     盛弘之《荊州記》曰:“城東北三百步有孔子泉,其水甘馨,雖帝漿無以過也。

70.     盛弘之《荊州記》曰:“巫縣有鳥如雌雞,其名為鴞,楚人謂之服。”

 秭歸縣

71.     (盛弘之《荊州記》)又曰:“秭歸縣西有楊城,周迴十餘里,即熊繹所居。”

72.     盛弘之荊州記》曰:“秭歸縣室多幽閑,其女盡織布至數十升。”

汶陽郡沮陽縣

73.     (盛弘之《荊州記》)又曰:“沮楊縣黃竹山,常肅肅有風,名曰風門。”

 竟陵郡 竟陵縣

74.     盛宏之《荊州記》云:“晉元康九年,分江夏郡置竟陵郡而縣屬焉。”

 新陽縣

75.     盛弘之《荊州記》曰:“新陽縣惠澤中有溫泉。冬月,未至數里,遙望白氣,浮蒸如煙,上下采映,狀若綺疏。又有車輪雙轅形,世傳昔有玉女乘車,自投此泉。今人時見女子,姿儀光麗,往來倏忽。”

 雲杜縣

76.     (盛弘之《荊州記》)又曰:“鄭鄉,即鄭城地也。崗南有劉長沙墓,益州牧焉之父,其南又有漢魏郡太守黃香冢。”

77.     盛弘之《荊州記》曰:“雲杜縣左右有大滻、馬骨等湖,夏水來則渺漭若海,及冬涸則平林曠澤,四眺煙日。”

 武陵郡龍陽縣

78.     盛弘之《荊州記》曰:“武陵郡西有陽山,山有獸如鹿,前後有頭,常以一頭食,一頭行,山中有時見之者。”

 舞陽縣

79.     盛弘之《荊州記》曰:“武陵舞陽縣有石帆山,若數百幅帆。”

80.     (盛弘之《荊州記》)又曰:“武陵舞陽縣有淳于、白雉二山,在寧州、武陵二界畔。絕壑之半有一石雉,遠望首尾,可長二丈,申足翔翼,若虛中翻飛,頸綴著石。”

 酉陽縣

81.     盛弘之《荊州記》曰:“小酉山上石穴中有書千卷,相傳秦人於此而學因留之。”

 沅陵縣

82.     盛弘之《荊州記》曰:“芋山有蹲鴟,如兩斛大,食之終身能不飢。今民取食之。”

 長沙郡臨湘縣

83.     (盛弘之《荊州記》)又曰:“橘州在郡南四里,對南津,常看如下。及至夏水懷山,諸洲皆沒,橘洲獨在。”

84.     盛弘之《荊州記》云:“湘州南寺之東有賈誼宅。宅之中有井,井旁有局腳石床,可容一人坐,形制甚古,相傳曰誼所坐也。”

85.     盛弘之《荊州記》:“鵝羊山石皆成鵝羊形。云昔有威少卿者,年十四五,兄令牧羊。見一老人,謂曰:‘汝有仙骨,可相隨去。’巿人報其兄,兄至山。見少卿送兄出,問羊在否,指謂石,使令隨兄去。”

 羅縣

86.     盛弘之《荊州記》云:“(羅)縣北帶汨水,水原出豫章艾縣界,西流注湘。汨西北去縣三十里,名為屈潭,屈原自沉處。”

 蒲圻縣

87.     盛弘之《荊州記》云:“長沙郡有蒲圻縣。”

88.     盛弘之《荊州記》曰:“長沙蒲圻縣有呂蒙冢,冢中有一髑髏,極大。蒙形既長偉,疑即蒙髑髏也。”

89.     盛弘之《荊州記》曰:“薄沂縣沿江一百里,南岸名赤壁。周瑜、黃蓋此乘大艦上,破魏武兵於烏林。烏林赤壁,其東西一百六十里。”

 巴陵縣

90.     盛弘之《荊州記》曰:“湘水北流二千里,入于洞庭。”

91.     盛弘之《荊州記》曰:“巴陵縣南有寺,僧寺床下,忽生一木,隨生旬日,勢凌軒棟。道人移居避之,木長便遲,但極晚香。有外國沙門見之,名為娑羅也。彼僧所憩之蔭,常著花,細白如雪。至元嘉十一年,忽生一花,狀如芙蓉。”

92.     盛弘之《荊州記》曰:“巴陵南有青草湖,週迴數百里,日月出沒其中。湖南有青草山,因以為名。”

衡陽郡湘西縣

93.     盛弘之《荊州記》曰:“長沙西岸有麓山,其下有精舍,左右林嶺,環迴泉澗,精舍傍有礜石。每至嚴冬,其不上停霜雪。”

94.     盛弘之《荊州記》:“長沙西岸有麓山,蓋衡山之足,又名靈麓峰,乃嶽山七十二峰之數。自湘西古渡登岸,夾徑喬松,泉澗盤繞,諸峰壘秀,下瞰湘江。道林、嶽麓等寺皆在焉。”

湘鄉縣

95.     盛弘之《荊州記》曰:“長沙湖鄉連水邊有石魚,形若鯉,相重沓如雲母,灸之作魚腥。”

 衡山縣

96.     盛弘之《荊州記》曰:“初有採藥衡山,見一老翁,四五年少,對坐執書。”

97.     盛弘之《荊州記》云:“衡山南有南正重黎墓。楚靈王時山崩,毀其墳,得營丘九頭圖焉。”

98.     盛弘之《荊州記》曰:“衡山有三峰:其一名紫蓋,每見有雙白鶴徊翔其上;一峰名石囷,下有石室,尋山徑,聞室中有諷誦聲;一曰芙蓉,上有泉水,飛流如舒,一幅白練。”

99.     盛弘(之)《荊州記》曰:“衡山有三峰極秀,一峰名紫蓋,澄天明景,輒有一雙白鶴,佪翔其上,清響亮徹。”

100.  盛弘之《荊州記》曰:“衡山有三峰極秀,一峰名芙蓉峰,最為竦桀,自非清霽素朝,不可望見。峰上有泉飛派,如一幅絹,分映青林,直注山下。”

101.  徐靈期《南岳記》及盛弘之《荊州記》云:“衡山者,五岳之南也。其來尚矣,至於軒轅,乃以灊霍之山為其副焉。”

桂陽郡郴縣

102.  盛弘之《荊州記》曰:“桂陽郡西北接耒陽縣,有溫泉,其下流百里,恒資以溉灌。常十二月一日種,至明年三月,新穀便登。重種,一年三熟。”

103.  盛弘之《荊州記》曰:“桂陽郡有圓水,水一邊冷,一邊暖。冷處清且綠,暖處白且濁。”

104.  盛弘之《荊州記》曰:“黃箱山一名黃岑山,在東南三十里,其山郴水所出,即是五嶺之一,從東第二,騎田嶺是也。又有浪井,井三日一涌。”

105.  盛弘之《荊州記》曰:“淥水出豫章康樂縣,其間烏程鄉,有酒官取水為酒,酒極甘美。與湘東酃湖酒,年常獻之,世稱酃淥酒。”

106.  盛弘之《荊州記》曰:“桂陽萬歲山出靈壽草仙方,服之不死。又有話石山,石有聲,如人共話。”

107.  (盛弘之《荊州記》)又曰:“桂陽郡桂橫谿,谿水甚深,冬夏不乾,俗謂之為貪泉也。郡西南五十里有萬歲山,有石室,出鍾乳。山上悉生靈壽木,下有一谿,名為千秋水,其傍有居民,即號萬歲村。”

 耒陽縣

108.  盛弘之《荊州記》曰:“桂陽耒陽縣有雨瀨。每縣旱,百姓共壅之,甘雨普降。若一鄉獨壅,雨亦偏應。東有博望灘,張騫使外國經此船沒,因以名灘。灘下接魚復縣界,有羊腸虎臂瀨,陽亮為益州,至此覆沒,人至今猶名為使君灘。”

109.  盛弘之《荊州記》曰:“棗陽縣百許步蔡倫宅,其中具存,其傍有池,即名蔡子池。倫,漢順帝時人,始以魚網造紙。縣人今猶多能作紙,蓋倫之遺業也。”

零陵郡泉陵縣

110.  盛弘之《荊州記》曰:“零陵郡有香茅,桓公所以責楚。”

零陵縣

111.  盛弘之《荊州記》:“零陵縣上石有夸父跡。”

 營陽郡營道縣

112.  (盛弘之《荊州記》)又曰:“晉太元中,營道令何諧之於縣內得一鳥,大如白鷺,膝上及髀有銅環貫之,環大小刻鏤如橄欖子,妙絕人工,于時京師皆觀之。”

113.  盛弘之《荊州記》曰:“九疑山盤基數郡之界,連峰接岫,競遠爭高,含霞卷霧,分天隔日。”

湘東郡臨烝縣

114.  (盛弘之《荊州記》)又曰:“湘東有雨母山,山有祠壇,每祈禱,無不降澤,以是名之。”

115.  盛弘之《荊州記》云:“河東郡有石鼓一所,高五尺,鼓邊作七家,云上郡太守石姓,何有時自鳴,則有兵。”

 陰山縣

116.  (盛弘之《荊州記》)又曰:“湘東陰山縣北數十里有武陽、龍靡二山,上悉生松柏美木。龍靡山有盤石,石上有仙人跡及龍跡,傳云昔仙人遊此二山,常稅駕此石,又於其所得仙人遺詠。”

117.  盛弘之《荊州記》:“湘東陰山縣西有鬲口。昔有大鬲,容百斛,出於此水,故因為名。”

邵陵郡都梁縣

118.  盛弘之《荊州記》曰:“都梁縣有小山,山上水極淺,其中悉生蘭草,綠葉紫莖,芳風藻谷。俗謂蘭為都梁,即以號縣云。”

始興郡陽山縣

119.  (盛弘之《荊州記》)又曰:“如雨陽山縣有斟溪,水出巖穴,百十溢十,皆信若湖流。”

120.  盛弘之《荊州記》曰:“始興郡陽山縣有豫章木,本徑可二丈,名為聖木。秦時伐此木為鼓顙。顙成,忽有奔逸,北至桂陽。”

 含洭縣

121.  盛弘之《荊州記》曰:“始興含淮縣有翁水下流,有聖鼓橫在川側。上下船人刺篙,有撞之者,皆得瘧疾。”

122.  盛宏之《荊州記》云:“堯山赭巖迭起,冠以青林。”

 始興縣

123.  (盛弘之《荊州記》)又曰:“始興有扶容岡有石室狀,穴自西山潛通江下,通東岸。漢末道士康容卜居於此,因名為容江。”

124.  盛弘之《荊州記》曰:“始興機山東有兩巖相向,如鴟尾,石室數十所,經過時聞有金石絲竹之聲。”

 臨賀郡臨賀縣

125.  盛弘之《荊州記》曰:“臨賀馬乘有老姥善歌,餘音傳谷數日。”

126.  弘之《荊州記》曰:“臨賀界有卧石似人,而色青黃,隱起此鄉。若旱,祭之必雨。”

127.  盛弘之《荊州記》曰:“臨賀郡有青石,上有磨刀斧跡。春夏明淨,秋冬蕪穢,云雷磨石。”

 馮乘縣

128.  盛弘之《荊州記》曰:“憑乘縣有秦山孫雄,未稱尊號之日,北山夜忽有聲如雷,因發穴洞,其間可六七里。其中有石,採之,文有石柱、石鼓、石彈丸。郡言上之,權以為祥瑞。”

129.  (盛弘之《荊州記》)又曰:“臨賀馮乘縣東五里有故縣廟。相傳漢淮南王安被誅,其子奔迸來至。一夜,忽化為石人,當縣門而立。百姓怪而觀之,其迫察者,手足無不瘡爛。”

130.  盛弘之《荊州記》曰:“臨賀馮乘縣有歌父山。傳云有老人不娶室而善歌,聞者莫不灑泣。年八十餘,而聲逾妙。及病將果命,鄉里六七人與上山穴中。鄰人辭歸,老人歌而送之,聲振林木,響遏行雲,餘音傳林,數日不絕。”

 興安縣

131.  盛弘之《荊州記》曰:“興安縣水邊有平石,其上有石櫛、石履各一具,俗云越王渡溪,脫履墮櫛於此。”

謝沐縣

132.  盛弘之《荊州記》曰:“臨賀謝休縣東山有大竹,數十圍,長數丈。有小竹生旁,皆四五尺圍。下有盤石,徑四五丈,極高方正,青滑如彈碁局。兩竹屈垂,拂掃石上,絕無塵穢。未至數十里,聞風吹此竹,如簫管之音。”

 始安郡始安縣

133.  盛弘之《荊州記》云:“始安群山坎中有彈丸,因以名彈丸山。”

134.  盛弘之《荊州記》曰:“始安郡烏焉,其形似鵲,白尾,名為青鳥。常以三月,自蒼梧而度,群飛不可勝數,山人見其來,多苦疫氣。”

135.  (盛弘之《荊州記》)又曰:“始安有甘巖,巖林峻荿,下有穴達南北,其間可二百許步,口高二丈五尺,廣十九尺。其西北有三溪,殊源別澗,合注其下。”

136.  盛弘之《荊州記》曰:“始安郡駭鹿山,山上有石室,鑿內輒得骨,并獲蚶。”

137.  盛弘之《荊州記》曰:“始安郡有東北二江,北江發源於桂陽之臨武黃岑山,東江發源於南康大庾嶠下;經始興縣界,南流西轉,與北江合於郡東,注于南海山。”

 熙平縣

138.  盛弘之《荊州記》曰:“始安熙平縣東南有山,山西其形長狹,水從下注塘,一日再減盈縮,因名為朝夕塘。”

平樂縣

139.  盛宏之《荊州記》:“平樂縣西南數里有山,其巖間有兩目,如人眼,極大,瞳子黑白分明,因為目巖山。”

 襄陽郡襄陽縣

140.  盛弘之《荊州記》曰:“襄陽城西南有徐元直宅,其西北八里方山,山北際河水,山下有王仲宣宅。故東阿王誄云:‘振冠南嶽,濯纓清川。’”

141.  盛弘之《荊州記》云:“襄陽范蠡祠南七十里有晉河南尹彥輔宅,周圍十餘畝。曩舊井猶未頹,檀道濟置邏其中,即名樂宅戍。”

142.  (盛弘之《荊州記》)又曰:“襄陽西北十許里,名為隆中,有諸葛孔明宅。”

143.  盛弘之《(荊州)記》云:“宅西有三間屋,基跡極高,云是孔明避水臺。先有人姓董居之,滅門,後無復敢有住者。”

144.  盛弘之《荊州記》:“平魯城南有《曹仁記平魯城碑》。杜元凱因其伐吳事,菁於碑上。”

145.  盛弘之《荊州記》曰:“參山周迴數百里,聳狀若香爐,至于雲霽,天明景徹。在襄陽北望見此山。”

146.  盛弘之《荊州記》曰:“襄陽城北河水極深,先有蛟,年常為害。太守鄧遐氣果兼人,拔劍入水,蛟繞其足,遐因揮劍,截蛟數段,流血丹水,自此無復蛟患。”

147.  (盛弘之《荊州記》)又曰:“樊城西北有鄾城,即《春秋》所稱鄾子之國。光武云:‘宛最強,鄾次之’,即謂此。鄾城西北行十餘里,鄧侯吳離之國為楚文王所滅,今為鄧縣。鄧城西百餘里有穀城,伯綏之國。城門有石人焉,刊其腹云:‘摩鞬,慎莫言。’疑此亦周太廟金人緘口銘背之流也。”

148.  盛弘之《荊州記》云:“鄧城西七里有獨樂山,諸葛亮常登此山,作〈梁父吟〉。”

 宜城縣

149.  盛弘之《荊州記》曰:“襄陽郡峴首山南至宜城百餘里,其間彫牆峻宇,閭閻填列。漢宣帝末,其中有鄉士、刺史、二千石數十家,珠軒駢輝,華蓋連延,播映於太山廟下。荊州刺史行部見之,雅歎其盛,敕號太上廟,道為冠蓋里。”

 南陽郡宛縣

150.  盛弘之《荊州記》曰:“南陽郡城北有紫山,紫山東有一水,無所會通,冬夏常溫,因名湯谷。”

151.  (盛弘之《荊州記》)又曰:“宛城有伍子胥宅。”

152.  盛弘之《荊州記》云:“有童子少居路于南陽,渭水急俛,岸邊有洞車,掣得車一腳,住可五六寸許,朱豬鼻轂,有六輻,通體青色,內黃銳,狀如桓運。”

153.  盛弘之《荊州記》曰:“義熙十二年,有童子群浴南陽淯水,忽岸邊有錢出如流沙,因競取之,手滿放地,尋復行去,乃以衫衣裹縛,各有所得。”

154.  盛弘之《荊州記》曰:“霄城東南有單龍村,村外有單龍冢,甚高大。舊傳單龍能仰觀俯察,少公之儔也。數稱劉氏當王,聖公應其符,聖潛嘉之,固此起兵。後稱號於宛,而龍卒,故厚為其莽。”

155.  盛弘之《荊州記》曰:“新野郡西七里有梅溪,源出紫山,南流入淯,故《耆老傳》云:‘溪西有百里奚宅’。”

156.  盛弘之《荊州記》以為三公置(宛城)。

 冠軍縣

157.  盛弘之《荊州記》:“冠軍縣東一里有張詹墓,魏太和時人也。刻其碑背曰:‘白楸之棺,易朽之裳。銅錢不入,瓦器不藏。嗟爾後人,幸勿我傷。’自胡石之亂,墳墓莫不夷毀,此墓元嘉初猶儼然。六年,大水民飢,始被發。初開,金銀鍚銅之器爛然畢備,有二朱添(漆)棺,棺前垂竹簿簾,金釘釘之。”

 酈縣

158.  盛弘之《荊州記》曰:“酈縣菊水,太尉胡廣久患風羸,恆汲飲此水,後疾遂瘳。年近百歲,非唯天壽,亦菊延之。此菊甘美,廣後收此菊實,播之京師,處處傳埴。”

 魯陽縣

159.  盛弘之《荊州記》曰:“魯陽縣其地重險,楚之北塞也。”

 西鄂縣

160.  盛弘之《荊州記》曰:“西鄂城東有三女稚歿,三女造此樓於墓所。”

161.  (淯水)又逕西鄂縣南,水北有張平子墓。墓之東側墳有《平子碑》,文字悉是古文,篆額是崔瑗之辭。盛弘之、郭仲產並云:夏侯孝若為郡,薄其文,復刊碑陰為銘。然碑陰二銘,乃是崔子玉及陳翕耳,而非孝若,悉是隸字,二首並存,嘗無毀壞。又言墓次有二碑,今惟見一碑,或是余夏景驛途,疲而莫究矣。

 葉縣

162.  盛弘之云:“葉(縣)東界有故城。”

 新野郡新野縣

163.  盛弘之《荊州記》曰:“新野城北有柴山,山上有清冷之淵,耕父楊光之處。”

164.  (盛弘之《荊州記》)又曰:“新野郡南有越相范蠡祠。蠡,宛三戶人。傳云祠處即是宅。”

穰縣

165.  盛弘之《荊州記》曰:“菊水出穰縣,芳菊被涯,水極甘香。谷中皆飲此水,上壽百二十,七八十者猶以為夭。太尉胡廣所患風疾,休沐南歸,恆飲此水,後疾遂瘳,年八十二薨。”

 湖陽縣

166.  盛弘之《荊州記》曰:“湖陽縣,春秋蓼國,樊重之邑也。重母畏雷,為石室避之,悉以文石為堦砌。” 

順陽郡丹水縣

167.  盛弘之《荊州記》曰:“上洛有商山,班孟堅〈西都賦〉所謂‘商洛緣其隅’。《高士傳》謂‘地肺’,即此也。”

168.  盛弘之《荊州記》云:“武關西北一百二十里有商城。”

 武當縣

169.  盛弘之《荊州記》曰:“武當縣有一谿岸,土色鮮黃,乃可噉。”

170.  盛弘之《荊州記》云:“固城臨洱水。洱水之北岸有五女墩。西漢時,有人葬洱,墓將為水所壞,其人有五女,共創此墩,以防其墓。又云:一女嫁陰縣佷子,子家資萬金,自少及長,不從父言。臨死意欲葬山上,死子不從,乃言:‘必葬我于渚下磧下。’佷子曰:‘我由來不聽父教,今當從此一語。’遂盡散家財,作石冢,以土繞之,遂成一洲,長數百步。元康中,始為水所壞,今餘石成半榻許,數枚聚在水中。”

筑陽縣

171.  盛弘之《荊州記》曰:“筑陽縣西有粉水,源出房陵縣,取其水為粉,鮮潔異於錦水,故因名粉水。巴郡臨江縣亦有此水,取以為粉,舊常獻之。”

172.  (盛弘之《荊州記》)又曰:“築陽粉水口有一石,下不測,出地尺餘,圍可三尺,色極青,其上如斫,明可以鑒人,相傳以為殞星。縣西有孤石挺出,其下臨潭,曠有見根者如竹根。”

析縣

173.  (盛弘之《荊州記》)曰:“(析縣)西有龍淵,清深不測。傳云(漢)祖伐秦經途於此,見淵中白壁赤柱,狀若官府,因名龍淵。”

174.  盛弘之《荊州記》曰:“筑陽縣(析縣)有墨山,山石悉如墨。”

 脩陽縣

175.  盛弘之《荊州記》曰:“南縣、脩(陽)縣北有熊耳山,山東西各一峰傍竦,南北望之若熊耳。山多漆,下多,浮豪之水出焉,西流注于洛。又案《仙書》謂此山上有青丹之樹,得而服之成仙。” 

隨國隨縣

176.  盛弘之《荊州記》曰:“隋郡北界有厲鄉村,村南有重山,山下有一穴,父老相傳云神農所生林。西有兩重塹,內有週圍一頃二十畝,地中有九井,神農既育,九井自穿。又云:汲一井,則眾井水動,即以此為神農社,年常祠之。庖犧生乎陳,神農育乎楚。考籍應圖,於是乎在。”

177.  盛弘之《荊州記》曰:“隨侯曾得大蛇,不殺而遺之。蛇後銜明月珠以報隨侯,一名隨侯珠。”

永陽縣

178.  盛弘之《荊州記》曰:“隋郡永陽縣有石龍山,山上多石觓,精好如金環也。”

 尋陽郡柴桑縣

179.  盛弘之《荊州記》曰:“宮亭湖廟甚有靈驗,塗旅經過,無不祈禱,能使湖中分風,而帆南北。” 

南康郡南康縣

180.  盛弘之《荊州記》曰:“南康仁空山上有平湖,湖中艑底,浮在湖中動搖,便起風雨。”

 新城郡房陵縣

181.  盛弘之《荊州記》曰:“孟達為新城太守,登白馬塞山而嘆曰:‘劉封、申耽據金城千里而不能守,豈丈夫也!’為〈上渚吟〉,方土今猶傳此,聲韻憤激,其哀思之音乎。遊者云‘重山疊鄣’,事亦信然也。”   

不明 

182.  盛宏之《荊州記》云:“元嘉十四年,荊州所領三十郡。自晉南遷,皇居建業,則以荊、揚為天下根本之所寄。楚為重鎮,上流之所總,擬周之分陝,故有西陝之號焉。自後,桓沖為大將軍,屯上明,使劉波守江陵是也。”

183.  盛弘之《荊州記》曰:“元嘉中,以京師根本之所寄,荊楚為重鎮,上流之所,擬周之分陝。晉宋以降,此為西陝。”

184.  盛弘之《荊州記》亦載南中雷神有洪五之事,然則俗傳霹靂之石,其信然乎?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