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中中史科有退選趨勢。太好了!想起陶傑說過:「〔香港〕中學不教中國歷史,也不教中國詩詞,也好。讓愚蠢成為主流,通街是文盲o靚模,面對這樣的『市場』,我們這些稍識幾個字的,正好冷眼旁觀,劃著火迆,炶一口煙,吐了出來,想想如何從中營利。」(〈熱鬧看風雲〉,《這個荒謬的快樂年代:陶傑散文精選》(香港:皇冠出版社,2010),頁191)此消彼長,其他科目的學生不幸了。本來僧少粥多,現在倒過來僧多粥少,奪A不易了。
聰明的人不會做兩種工作,一是當官,一是教書。前者不討好,有太多不識趣的無知份子不知「父母官」的用心良苦;後者更不討好,上有低學歷低能的前輩,下有更不甚的低學歷低能家長,要教的是低能的學生。區區薪水,如何忍得下氣!
不用靠納稅人出錢,也有足夠能力保送到英國的大有人在。英國的GCSE和GCE沒有這麼創新的liberal studies(美國只有SAT,香港應是錯誤的示範)。英國的英文科還是要讀悶出個鳥來的莎翁。大抵上,考試內容不過是照本宣科,沒有什麼批判性(SAT雖有critical reading和writing,也算不上那碼子的批判,不過發表下個人「愚見」)。
有那一科可以批判一下這個考試和教育制度的嗎?以前讀過通識教育科的同學都不怎麼出色(甚至是低分低能)。為什麼?為什麼會期望通識教育可以教學生「飛天」?人人都「飛天」,誰人在地上行走?歸根究底,批判能力和獨立思考真的是那麼重要嗎?沒有這兩種能力就不可升職加薪嗎?所有專業都需要這兩種能力嗎?教育局或眾人是否把這兩種能力看得太重。真的以為批判能力和獨立思考就是權力(不應譯作力量)嗎?難道還看不穿權力才是界定批判能力和獨立思考的根源嗎?
現在通識科顯示的問題,只是突顯一個由來已久的現象:共識從來就是評分準則的基礎。過去中文作文如是,英文作文如是,人文學科如是,通識科也將會如是。大家都疏忽了問題的核心:社會上有許多有批判能力和獨立思考的人(不好說一定是精英),不都是給高官和大商家(更多是廣告)欺騙,或者說是奈何不了他們嗎?
先進國家如超級強國美國三億人口(是香港的四百多倍),說得上有批判能力和獨立思考者,應該等於香港總人口吧!不都一樣有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一樣可以蒙騙國人說伊拉克有大殺傷力武器!可見,人的判斷不以批判能力和獨立思考作依歸,立場才有決定性力量。英美大國高明的地方在於不行通識科。香港這一步是自以為是的走錯了路。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