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1 March 2011

國民黨在香港

抗戰以來,香港地位日形重要。僑港同胞數逾百萬。雄於資者富商巨賈、饒於力者技術專才、社會中堅、國中耆碩薈萃於此,盛極一時,潛蓄力量至為豐厚。
惟是分子複雜,意向紛歧,各自為營,漫無中軸。依違之間,端視吸引有如素絲隨薰成染。苟能及早運用黨國力量,收而納之於抗戰建國之一途,無形之中蔚成黨力,效果所至,未可限量。
敵方近亦有見及此,正積極運用其懷柔政策,妄冀與我爭取民眾,廣布諜網,肆意活動。意志薄弱者流,最易墮其殼中,殊屬可慮。夫城可棄,士可焦,民眾萬不可失。此誠千鈞一發之時也。
故香港一隅之在今日,就資源、力源之接濟,儼成重要之後方,而就政治上我敵間之尖銳暗鬥,又隱同緊張之前線。故黨力之及時運用於香港,在整個抗戰方略中實佔重要之成分。

羅翼群、區芳蒲:〈港澳黨務視察報告〉(1939年3月25日),《朱家驊檔案 ‧ 香港黨務》(檔案2號30-3),台北中研院近史所。引自金以林:〈戰時國民黨香港黨務檢討〉,《抗日戰爭研究》,2007年第4期,頁85。

弟[吳鐵城,港澳支部主任委員]奉總裁[朱家驊]密命來港主持黨務,指導一切,另由中央常會第一一九次會議決推派弟任駐港宣傳專員,辦理關於閩、粵兩省戰區宣傳事宜。此間辦事處已於東日成立,開始工作。印刷公司及報紙亦正在積極籌備,至遲月杪必可出版。港方黨務未能公開活動情形,兄所探知。在此情況之下,對內推動並無問題,而對外名義須預為假定,以求適應環境,庶可推行盡利。(〈吳鐵城致朱家驊快郵代電〉(1939年5月4日),專引自金文,頁89)
總支部對外名義決定為「西南圖書印刷有限公司董事會」(〈高廷梓[港澳總支部書記長。廣東新會人,北大哲學系畢業,哥倫比亞大學博士]致朱家驊函〉(1939年5月22日,專引自金文,頁90)

西南圖書印刷公司作為國民黨宣傳書刊的印刷所,印刷及出版多種書刊,如董顯光的《總裁傳記》(1938),葉靈鳳的《忘憂草:散文隨筆集》(1940),馮焯芬的《政治改造》(1941)。又,國民黨在港機關報《國民日報》(1939-),是於1939年7月成立,陶百川任社長,由攞花街二十五號余大年督印。另外,印行廣東文物展覽會的《廣東文物》(1941)的中國文化協進會,大概與國民黨也有點關聯吧?

又可參考李盈慧:〈淪陷前國民政府在香港的文教活動〉,載港澳與近代中國學術硏討會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港澳與近代中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史館,2000),頁441-476。劉維開:〈淪陷期間中國國民黨在港九地區的活動〉,《港澳與近代中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477-499。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