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31 March 2025

神品.壓卷.第一:王昌齡:〈出塞〉 and scholarly translations

王昌齡:〈出塞〉

秦時明月漢時關,

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


壓卷乎?第一乎?神品乎?

楊慎:此詩可入神品。「秦時明月」四字,橫空盤硬語也,人所難解。李中溪侍嘗問余,余曰:揚子雲賦云:「欃槍為闉,明月為堠。」此詩借用其字,而用意深矣。蓋言秦時雖遠征而未設關,但在明月之地,猶有行役不逾時之意;漢則設關而戍之,征人無有還期矣,所賴飛將御邊而已。雖然,亦異乎守在四夷之世矣。(《升庵詩話新箋證》)

王世貞:李于鱗言:「唐人絕句當以『秦時明月漢時關』壓卷。」余始不信,以《少伯集》中,有極工妙者。既而思之,若落意解,當別有所取。若以有意無意可解可不解間求之,不免此詩第一耳。(《藝苑卮言》)

王世懋:于鱗選唐七言絕句,取王龍標「秦時明月漢時關」為第一,以語人,多不服。于鮮意止擊節「秦時明月」四字耳。必欲壓卷,還當于王翰「葡萄美酒」、王之渙「黃河遠上」二詩求之。(《藝圃擷餘》)

胡應麟:楊用修絕唐絕,以王昌齡「秦時明月」為第一。(《詩藪》)初唐絕,「蒲桃美酒」為冠;盛唐絕,「渭城朝雨」為冠;中唐絕,「回雁峰前」為冠;晚唐紹,「清江一曲」為冠。「秦時明月」在少伯自為常調,用修以諸家不選,故《唐絕增奇》首錄之。所謂前人遺珠,茲則掇拾。于鱗不察而和之,非定論也。(《詩藪》)


Scholarly translations

1. An Anthology of Chinese Literature: Beginnings to 1911 by Stephen Owen

Out the Passes

Bright moon of the days of Qin, passes of the Han

on they marched for thousands of miles, the men did not return

If only that Flying General of Dragon Fort were here

he would not let the Turkish horses make the crossing of Shadow Mountain


2. How to Read Chinese Poetry Workbook By Jie Cui, Zong-qi Cai 

Setting Out for the Frontiers

This bright moon, still that of Qin times, these passes, still those of Han times

From the thousand-mile expeditions: the troops are yet to return

If the captor of the Dragon City—the Flying General—were still here

He wouldn’t have let the Hun cavalries Pass through the Yin Mountains! 


3. A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by Zhang Longxi

The bright moon of Qin and the mountain passes of Han

Men have not returned from those faraway campaigns

If only we had the Flying General from the Dragon City

We'd never let bararian horses cross the Yin mountains


4. "Frontier Poets: Gao Shi, Cen Shen, and Others" by Lucas Rambo Bender in Routledge Handbook of Traditional Chinese Literature

Going Out the Passes

In the moonlight of Qin times, through the passes of the Han

from long campaigns of ten-thousand miles no man has ever returned

If only the Flying General of Dragon fort were still around

he would not let Hu horsemen cross the Shadow Mountains


5. A Concis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Volume 1 by Yuming Luo

Going out of the Fortress

Bright moon over castles: both go back to the ancient Qin and Han

Thousands of miles away at war, they have yet to return

As long as the Flying General from the Dragon City lives 

He'd never allow the nomadic horsemen to get across the Yin mountains


6. The Banished Immortal: A Life of Li Bai (Li Po)  by Ha Jin 

Charging out of the Border

The bright moon of the Qin dynasty has seen the mountain pass of Han times

Thousands of miles away from home, the soliders haven't yet returned 

So long as the Swift General stays at Dragon Fort 

No barbarians' horse dare to pass Mount Yin 


7. Wang Ch'ang-Ling by Joseph J. Lee 

A Ch’in times moon and a Han times fortress

Fighting ten-thousand li away, the men have yet to go home

If only the Dragon City’s Winged General were here

No Tartar horses would be allowed past the Yin Mountains

Wednesday, 29 January 2025

《勘建九龍寨城全案》節錄

 

六 造具膛樣並開列簡明清摺呈(附一摺)

道光二十六年六月二十日(1846年8月11日)

謹將奉委勘估九龍寨城、廟宇、衙署,除另造工程做法估冊稟繳外,理合造具膛樣,開列簡明清摺,一併呈候憲核。

計開:

一九龍寨山勢座北向南,其來龍自東北之虎頭山,旋轉至西北乾方九龍澳,折入坎宮白鶴山為主山。該山南面臨海,東南直對鯉魚門水口,歸於巽位,山水氣脈均佳。今城寨建於白鶴山南麓下,城門方向以坐山坎卦為主。北門宜開於坎宮,伏位壬方,主興旺;南門開於離宮丙方,為延年門,主益壽;東門開於巽宮巽方,為生氣門,主榮昌;西門開於乾方,主高爵厚祿。按山形局擬開四門,均屬大吉。

一原估寨城周圍一百八十丈,內東、西、南三面高一丈三尺,厚一丈四尺。另外垛牆高五尺,厚二尺,連城牆共高一丈八尺。其北面城牆不配炮位,城牆厚六尺餘,與東、西、南三面城牆同。

一原估城牆外面用八寸方砧石三層,內面用八寸方砧石二層,中心用黃泥並沙築成。垛牆全用八寸方砧石砌。

一原估後山腰牆一道,圈圍山頂。其圍牆長一百七十丈,高八尺,厚三尺,均用大塊石築砌,酌開長形槍眼,每個高一尺六寸,闊寬七寸。

一喬令初估副將及巡檢各衙署,每所頭門、儀門、大堂、二堂共四進,並無三堂。今另加添三堂一進,所有工料仍照初估,銀數並不加增。

一遵查三、四、五千斤鐵炮,炮身長不過五、六、七尺。今城上敵台厚一丈四尺,除安炮外,尚有餘地六七尺。足敷施轉。理合登明。

一新建寨城一座,後山腰牆一道,武帝廟一所,衙署二所,演武亭一所,兵房十四間。另外新建虎頭山等處卡房、墩台二所,修建舊九龍炮台一座。統共工料銀二萬六千三百五十,九成折實庫平花銀二萬三千七百餘兩。另有篷廠及往來船價並委員薪水,均不在此數。理合登明。(以上係用手摺進呈)

遵查原估九龍城周圍長一百八十丈(原估長一百三十五丈)。內東、西、南三面城牆高一丈三尺,厚一丈四尺,另外垛牆高五尺,厚二尺,連城牆共高一丈八尺,均用石砌。理合簽明。

遵查原估北面城牆不配炮位,牆厚七尺余(原估長四十五丈,續添十九丈,共六十四丈),餘與東、西、南三面同。理合簽明。

遵查原估後山腰牆周圍長一百七十丈,高八尺,厚三尺,酌開長形槍眼,每個高一尺六寸,闊七寸,均用石砌。理合簽明。

遵查三、四、五千斤鐵炮炮身長不過五、六、七尺。今城上敵台厚一丈四尺,除安炮外,尚有餘地六七尺,足敷施轉。理合簽明。

遵查城內餘地直深四十餘丈,橫闊五十餘丈。所建副將衙署,深不過十餘丈,前面多有空地。理合簽明。(以上五款係用紅籤,分貼膛樣)

附近南面並東南角建成,南面城長六十九丈,厚一丈四寸,高一丈五尺四寸(照原估加高二尺四寸)。另垛牆高五丈〔尺〕厚二尺二寸(照原估加厚四寸)。

東、西、南三面,上城面厚一丈四尺,下牆腳厚一丈六尺。東面、西面城共長六十六丈,高一丈三尺,厚一丈四尺。另垛牆高五尺,厚二尺二寸(照原估厚四寸)。

北城長六十四丈(照原估加十九丈),高一丈三尺,厚七寸(下厚八尺,照原估下加寬一尺)。另垛牆高五尺,厚二尺二寸(照原估加厚四寸)。

統共城一百九十九丈(照原估加十九丈)。城內橫量七十丈零七尺,直量三十五丈二尺。

謹將大鵬協左營九龍炮台建造年月日、高寬長尺及配台弁兵、炮位數目開列呈電。

計開:

九龍炮台一座。查該炮台係嘉慶十六年建造,周圍城牆共長三十一丈,城牆高一丈一尺。垛子四十二個,每個高三尺。前面城牆馬道寬一丈三尺五寸左右,後城牆馬道寬五尺。內營房一十間,譙樓一間,派防千總一員,配台兵丁四十二名。另協防外委帶兵二十名,分駐九龍海口汛。

配台炮位內,二千斤生鐵炮三位,一千五百斤生鐵炮一位,一千二百斤生鐵炮一位,一千斤生鐵炮一位,七百斤生鐵炮一位,三百斤生鐵炮一位。

Sunday, 5 January 2025

《開元占經》引《荊州占》、三

填星占一.填星名主一
1.         《荊州占》曰:填星常晨出東方,夕伏西方,其行歲填一宿,故名填星。
2.         《荊州占》曰:填星,土之精,主四季。填星主司天下女主之過。女主邪,填星邪;女主正,填星正。
 
填星占一.填星行度二
3.         《荊州占》曰:填星出東方三百三十日,而夕伏西方三十日,而復晨見東方。
4.         《荊州占》曰:填星順行而明,其國有厚德。填星行中道,陰陽和調。
 
填星占一.填星相王休囚死三
5.         《荊州占》曰:填星之相也,從立夏至仲夏時,其色大如精明,無芒角。填星,土也,位在中央,王於四季,其星從孟夏至仲夏時,色當赤而微小。及季夏王時,其色比北極中央大星赤黃,而光明有芒角。填星之休也,從孟秋至仲秋時,色黑而細小無精光。季秋時,其色當比奎大星黃白,而光明有芒。填星之囚也,從立冬至仲冬,其色青而細小。赤黑止而不行。至季冬王時,色當比左角青黃,而光明有芒。填星之死也,從立春至仲春,其色白而細小不明。至季春時,色當比參左肩而黃白,光明有芒。
 
填星占一.填星光色芒角四
6.         《荊州占》:填星常色如北極明星,赤比角星,黑比奎明星。
7.         《荊州占》曰:填星居之分久而光明,人主吉昌。填星色春青、夏赤、秋白、冬黑,色順四時,其國強,女主昌。填星色黑圓,多疾若水。黑而小,國有死王,赤為兵,白為喪,黃則吉。填星色黑黃圓,女主吉,有喜。赤圓,女主凶。填星色黃潤澤,即國有慶。
8.         《荊州占》曰:填星芒邪亂失色,女主心不正。填星色赤芒,有兵若火。填星三黃芒,女主盛,其國強。三黑芒,其國亡。
9.         《荊州占》曰:填星七角又有芒,女主專政妄誅。填星出其角,為旱。填星在四方宿當如其方色,吉;失色而角青,為憂,赤為旱,白為兵,黑有死喪。填星失色五角,即有戰;若色黃而有九芒,有大水,不乃天裂地動。填星黑角則水。赤角有兵,若旱。黃角,有土功事。
 
填星占一.填星盈縮失行五
10.      《荊州占》曰:填星退舍為縮,所次之國凶。
11.      京房曰:人君內無仁義,外多華飾,則填星失度,東西叛逆。不救,必憂霜雪。其救也,治社稷明堂,近方直,親厚重之人,災消矣。(原注:《荊州占》曰:不救,有雷雹、山崩、地坼之災也。
12.      《荊州占》曰:人君宰相大臣治宮室,為台榭,內淫溢,夫婦無別,淫女用事,褻群神而簡宗廟,則填星逆行變色,殃至地動。無救,則枉矢出,民疫飢。女主淫泆者,填星逆行入陰。外淫泆者,逆行入陽,逆行入陰,旱。入陽,水。逆行十五度以上,女主坐亡之。填星逆行不執,為殃為賊。填星盈出,其色蒼白,喪。王者德重,填星居之。女主德薄,填星離宿。一曰:當居不居,其國以水亡。填星應居之而去,其分飢荒,流滿四方。若居之而不安,不可興土功,不可舉大眾。填星亂行,王者無德,女主不仁,淫放外遊,出入無度,此惡之所致。人君修德以禳之,則可無咎。填星行舍居其南居其北,若去之疾,其分不可用兵,必受殃。若居之而去,更反守之分,增地。填星離宿一丈之陽,女主不用事。去宿一丈之陰,女主死。填星行順道,陰陽和。若不順道,去舍南北若一丈,女主不治。一曰:王者不立后。填星失次,上及二舍,大水。出上三舍,則天裂地陷。逆一舍巳上,吏擊人,民棄妻子,去其邑;星東行二舍分,失地。星若亂行,人主失土。無淫放,無出遊,無興宮室,則可以免。填星行失次,逆一舍至二舍,其國飢荒,人民流亡去其鄉。填星主土,以填四方。其行於列客所干年不入。填星出北方宿中,舉兵者不利。出東方,利用兵,國強。出南方宿下,有兵者亡地。出西方宿,兵起。填星逆行入陰,內事逆;行入陽,外事逆。
 
填星占一.填星晝見經天六
13.      《荊州占》曰:填星起左角逆行至軫,是經天,其下國當者,亡地,戰不勝。
 
填星占一.填星變異生足大小傍有小星七
14.      《荊州占》曰:填星失色生足,女主退,若被罪。
15.      《荊州占》曰:填星細微,女主失勢。
 
填星占一.填星流動與列星斗八
16.      《荊州占》曰:填星動,女主有怒,若有怨。
17.      《荊州占》曰:填星與列舍鬥,不出其年,分亡地死將。
 
填星占一.填星穰氣暈慧九
18.      《荊州占》曰:填星出穰氣長四丈。(原注:一曰:“雨土。”)
 
填星占二.填星犯東方七宿.填星犯角一
19.      《荊州占》曰:填星起右角之左角,尉理受執;填星乘右角,后族家若將相有坐法死者。
20.      《荊州占》曰:填星出入留舍角,六十日不下,天下多暴獄;七十日不下,天下有急令;八十日不下,一國有急事。
 
填星占二.填星犯東方七宿.填星犯亢二
21.      《荊州占》曰:填星倚亢前後,春夏為火,秋冬為水。
 
填星占二.填星犯東方七宿.填星犯氐三
22.      《荊州占》曰:填星犯氐左星,左中郎將誅死。犯右星,右中郎將誅死,期三年。
23.      《荊州占》曰:填星守氐,為后夫人憂,謂東行反還,去氐兩星二尺,期百二十日;去兩星尺,期六十日;與兩星齊,期二十日,以赦解之。
24.      《荊州占》曰:填星守氐,姦臣有謀。
 
填星占二.填星犯東方七宿.填星犯房四
25.      《荊州占》曰:填星犯房,右服為秦魏,左服為楚,右驂為齊,左驂為趙。
26.      《荊州占》曰:填星守房,有反逆臣,大人喪,天下易主。
27.      《荊州占》曰:填星入房留居之,有失國君。進而守之,其國有兵;退而守之,其國有慶。填星中犯凌房,國君憂。色青,憂喪;色赤,憂兵,積尸成山;色黑,有將相誅;色白,有芒角,大哭。
 
填星占二.填星犯東方七宿.填星犯心五
28.      《荊州占》曰:填星犯乘心,大人凶,近期三年,遠期九年。
 
填星占二.填星犯東方七宿.填星犯箕七
29.      《荊州占》曰:填星入箕,盜大起,多鬥死者,歲不熟。
 
填星占三.填星犯北方七宿.填星犯南斗一
30.      《荊州占》曰:填星守斗,大臣逆,姦民賊子欲殺其主。又曰:在陽,田宅賤;在陰,田宅貴。
 
填星占三.填星犯北方七宿.填星犯須女三
31.      《荊州占》曰:填星入須女,天子有大喜。
32.      《荊州占》曰:填星犯乘須女,人民相惡,有女喪。
 
填星占三.填星犯北方七宿.填星犯虛四
33.      《荊州占》曰:填星逆行虛,君臣不尊敬祭祀,女主不謹。
 
填星占三.填星犯北方七宿.填星犯危五
34.      《荊州占》曰:填星入危,天下大亂,若賊臣死。
35.      《荊州占》曰:填星守危,民多病癰疽者,小有兵。
 
填星占三.填星犯北方七宿.填星犯營室六
36.      《荊州占》曰:填星犯營室,宮中有變,土功事興。
37.      《荊州占》曰:填星犯守室,為女有宗廟事,以赦解之。
 
填星占四.填星犯西方七宿.填星犯奎宿一
38.      《荊州占》曰:填星舍奎,國有德令。
39.      《荊州占》曰:填星出入留舍奎,其國大亂,更為元年。
40.      《荊州占》曰:填星守奎,王者憂之。一曰:大人當之。
 
填星占四.填星犯西方七宿.填星犯婁二
41.      《荊州占》曰:填星守婁逆不去,有姦臣謀主。
42.      《荊州占》曰:填星出入守婁,六十日不下,用兵三年。至十月小旱,秋有兵,禾稼不成,歲有小霜。
 
填星占四.填星犯西方七宿.填星犯觜觿六
43.      《荊州占》曰:填星守觜觿,所出之宿,其國亡地;所入之宿,其國得地。
 
填星占五.填星犯南方七宿.填星犯東井一
44.      《荊州占》曰:填星入東井,天下無主。
 
填星占五.填星犯南方七宿.填星犯輿鬼二
45.      《荊州占》曰:填星入輿鬼,國有戮死者。一曰:戮王。
46.      《荊州占》曰:填星守天尸,隨所守,主者廢之,不出七十日,其天下國有大喪;陽為人君,陰為皇后;左為天子,右為貴臣。
 
填星占五.填星犯南方七宿.填星犯柳三
47.      《荊州占》曰:填星入注,貴人有喜。
 
填星占五.填星犯南方七宿.填星犯軫七
48.      《荊州占》曰:填星守軫,后有憂。
 
填星占六.填星石氏中官.填星犯招搖三
49.      《荊州占》曰:填星守招搖,旗幟廢不用。
 
填星占六.填星石氏中官.填星犯女
50.      《荊州占》曰:填星犯女牀,凶。
 
填星占六.填星石氏中官.填星犯太微四十四
51.      《荊州占》曰:填星入太軌道,吉。軌道者,入西門出東門,若左右掖門,行不留也。不軌道者,謂有所犯守也。
52.      《荊州占》曰:填星入太微宮,皆為天子大驚。一曰:有兵。又曰:入於天庭,不安。
53.      《荊州占》曰:填星道西番入留止南門者,皆為大臣有憂。
54.      《荊州占》曰:填星中犯左右執法,執法者誅,若有罪。
55.      《荊州占》曰:填星入太微,從右入七日以上,皆為人主憂。
56.      《荊州占》曰:填星有留太微廷中,皆為天下大憂。中央留十日以上,皆為天下有亡徒為兵者。
 
填星占六.填星石氏中官.填星犯黃帝四十五
57.      《荊州占》曰:填星入黃帝座,其色白者,為有赦。又占曰:填星觸黃帝座星,賊死。
58.      《荊州占》曰:填星逆行入太微天廷中者,為諸侯將弒主者。至黃帝座而成,不至黃帝而還,有謀不成,以其入日占國。
 
填星占六.填星石氏中官.填星犯郎將四十九
59.      《荊州占》曰:填星中犯乘守郎將,必有不還之使。
 
填星占六.填星石氏中官.填星犯文昌五十五
60.      《荊州占》曰:填星入文昌,國安。
 
填星占七.填星犯石氏外官一.填星犯天倉十六
61.      《荊州占》曰:填星守天倉,天下飢,粟出。
 
填星占七.填星犯石氏外官一.填星犯狼星二十六
62.      《荊州占》曰:填星守犯狼星,大將出行,其國有兵。一曰:有死將。
 
填星占七.填星犯甘氏中官二.填星犯四輔一
63.      《荊州占》曰:填星犯乘守四輔星,君臣失禮,輔臣有誅者。
 
填星占七.填星犯甘氏中官二.填星犯酒旗二
64.      《荊州占》曰:填星守酒旗,天下大酺,有酒肉財物賜,若爵宗室。
 
填星占七.填星犯甘氏中官二.填星犯天高三
65.      《荊州占》曰:填星守天高,有大赦。
 
填星占七.填星犯甘氏外官三.填星犯鈇鑕一
66.      《荊州占》曰:填星犯鈇鑕,五日以上,臣有謀者。
 
填星占七.填星犯甘氏外官三.填星犯天廟五
67.      《荊州占》曰:填星入天廟若守,有廟殘之事,不去則死。
 
填星占七.填星犯巫咸中外官四.填星犯土司空一
68.      《荊州占》曰:填星守入土司空,有土徭之事。
 
填星占七.填星犯巫咸中外官四.填星犯天淵三
69.      《荊州占》曰:填星守天淵,海水出,江海決溢,若海魚出。
 
填星占七.填星犯巫咸中外官四.填星犯鈇鑕四
70.      《荊州占》曰:填星犯鈇鑕,誅諸侯。
71.      《荊州占》曰:填星犯守鈇鑕,兵起。
 
填星占七.填星犯巫咸中外官四.填星犯天廐五
72.      《荊州占》曰:填星入天廐十日以上,廐馬有食變。
 
太白占一.太白名主一
73.      《荊州占》曰:出東方為啟明。
74.      《荊州占》曰:太白出東北為觀星,出東方若東南為明星,出西方為太白也。
75.      《荊州占》曰:太白出東方,色黃而明,旱,黃而不明,此常色也。太白出西方,其高而色正白,旱,若色青白,此其正色也;即變其常,以五色占。
 
太白占一.太白行度二
76.      《荊州占》曰:太白凡見東方二百三十日,而伏不見四十六日,名少罰。太白與歲星為雄雌,出於東方西方。高三舍為太白,柔,又高三舍為太白,剛,用兵象也。剛則入地深吉淺凶,柔則入地淺吉深凶。
77.      《荊州占》曰:太白出入如度,天下昌。
78.      《荊州占》曰:太白巳入而未出,先起兵者國破亡,禍及一世。
79.      《荊州占》曰:太白之出西方也,在酉南,則為楚;在酉北,則為秦、齊、燕。
80.      《荊州占》曰:太白出入西方,其國伐,宋勝韓,韓勝趙,趙勝魏。
81.      《荊州占》曰:太白所抵之國凶。
82.      《荊州占》曰:太白出西方,常出申酉之間,失行而北走,是謂反坐,有破軍有屠城在北方。
83.      《荊州占》曰:太白遠日,為兵深,其將強;近日為兵淺,其將弱。太白伏也,出兵有殃。
84.      《荊州占》曰:太白以仲冬出東方,若西方,以伐利。太白始出東南維,在日月之陽,陽國之將傷,在其陰利;始出東北維,在日月之陰,陰國凶,在陽吉。出西南維,在日月之陽,陽國凶,在其陰吉。出西北維,在日月之陰,陰國之將傷,在其陽利。又曰:出日北維,匈奴有兵相攻。
85.      《荊州占》曰:太白出西方,上行不至未而反,陰國強,陽國敗,戰不勝。太白出見西方,上至未,將橫行,大強備四方。又曰:出西方上至未,有霸,一曰:陰國霸。太白出西方,上不得過申至之地,大臣有憂。一曰:將奪君位。南至未丁之地,大將有憂,群臣獄,人主治獄。太白始出東方,西方之國不可以舉兵。始出西方,東方之國不可以舉兵。破軍殺將,其國大破敗。辰星不出,太白獨出,東方有德令。獨出西方,正在酉,西方兵起不戰。獨出戌,敵兵起不戰。太白入東方,未出西方,西方北方以舉兵,身死國亡。太白入西方,未出東方,東方南方以舉兵,雖勝得地,復歸之。主不血食,殃及三世,將死。凡出軍在外,必視太白。太白西,與之西;東,與之東;短,與之短;長,與之長;陰,與之陰;陽,與之陽;翕,與之翕;張,與之張。善馴其道以戰,大勝,當前戰者,軍破將死。太白在陽,陽國利,其以陽時出於陽,重利,在行不失,中國勝。太白在陰,陰國利,其以陰時出於陰,重利。
 
太白占一.太白王相休囚死三
86.      《荊州占》曰:太白之相也,從季夏至夏盡,及四季王時,其色黃白,精明無芒。太白之王也,從立秋至秋之盡,其色比狼星而光明,仲秋之時有芒角。太白之休也,從立冬以至冬之盡,其色不精明而無光。太白之囚也,從立春以至春之盡,其色青黃而無光明。太白之死也,從立夏以至夏之盡,其色赤黑,細小而不明。
 
太白占一.太白光色芒角四
87.      《荊州占》曰:秋三月,太白出西方,色當白而不白,逆行,必有金石之妖。且見隕星墜為石,石之所下寇至,其野凶,山崩地裂,出水,無火而金自燔,天雨血,高臺自壓。見此二者,國有大喪,及為祠蓐,收西海之神命,及為役命,兵令勸事,試車馬,警邊境,脩邊地。
88.      《荊州占》曰:太白赤比心,白比狼星、織女星,黃比左角。
89.      《荊州占》曰:太白青圓為水。
90.      《荊州占》曰:太白始出色黃,其國吉;赤,有兵而不傷其國;色白,歲熟;色黑,有水。太白始生,未可擊;色隆,未可擊;色衰,未可擊;色死,急擊勿置,不急擊,客將為主人。太白其狀,炎然而上,則有兵大起;下則有天狗,所下其野流血,出無時則易其政。太白色正蒼,有兵;青,有憂。太白色蒼黑,期六十日有水,若喪黑多為水,蒼黑等水兵並起。太白蒼白而靜,天下厭兵。太白色蒼白,期不出六十日中,有喪若憂。太白始出色白,其國歲熟。又曰:秦利。太白色黑芒澤,有子孫喜立王。太色白赤白而潤,有喜。太白始出色黃,其國吉,黃白和同;色赤,來年有兵戰勝。又曰:楚利。又曰:始出色赤而淳,得地。
91.      《荊州占》曰:太白色白而無角,將不勝。
92.      《荊州占》曰:太白色黑,燕利。
93.      《荊州》曰:“太白蒼芒,有喪憂。”
94.      《荊州》曰:太白見一芒,兵起不用;見二芒,戰攻;見三芒,天下皆兵起;見四芒,諸侯死境;見五芒,天下更制王國。一曰:立邦。太白十芒皆,不戰而受地。太白所在之鄉,視芒而日增長,如行過維,此大人之氣也,不可不備。
95.      《荊州占》曰:太白大王,光有角,將暴虐為民賊,所往者民苦之,所去者民不治。
96.      《荊州占》曰:太白四角者,赦。
97.      《荊州》曰:太白過宿有角長,取地長;角短,取地短。太白過宿有角外指,其國得地;內指,其國失地,期一年。太白居實,有德;居虛,無德;行勝色。色勝位,有位勝無位,有色勝無色,行得盡勝之。出於辰之南,鄭得位。行不失,勝;行失,敗。色黃而赤,大而角,勝;蒼小,敗。出於辰卯間,宋得位。行不失,勝;行失,敗;色黃而赤,大而角,勝;黑小,敗。出於寅卯間,衛得位。行不失,勝;行失,敗。色黃大而角,勝;蒼小,敗。出於寅之北,趙得位。行不失,勝;行失,敗。色黃而華,大而角,勝;蒼小,敗。出于午未間,吳越得位。行不失,勝;行不失,敗。色蒼廉赤,大而角,勝;黃小,不勝,廉亦敗。出於申之南,楚得位。行不失,勝;行失,敗;色赤大而角,勝;赤小,敗。出於申酉間,漢得位。行不失,勝;行失,敗;色大而角,勝;赤小,敗。出於酉戌間,齊得位。行不失,勝;行失,敗;色蒼而角,勝;白小,敗。出於戌之北,燕得位。行不失,勝;行失,敗;色黑大而角,勝;黃小,敗。
98.      《荊州占》曰:太白之色赤也,將者勝;其白無角,不勝。其剛也,破軍殺將;其柔也,勝不殺將。太白赤而角者,武也,戰,不戰凶。太白之色赤,澤而有角,命曰大旗,旗長取地長,旗短取地短。
99.      《荊州占》曰:太白黃而角,有土功。色白而角,文,不可以戰。一曰:哭泣之聲,色黑而角,大水,有兵,在外戰吉,不戰凶。
 
太白占二.太白盈縮失行一
100.   《荊州占》曰:太白出於巳,殺大將;出於未,陽國傷。
101.   《荊州占》曰:太白見東方,上至巳,皆更政;出西方,順行過巳,不及午,有霸國;及午,陰國令天下。
102.   《荊州占》曰:太白行小失道,其將為奸;行大失道,其將為大奸,其國將坐之,逆行尤甚。
103.   《荊州占》曰:太白失行而北,金入水,災大兵起。
104.   《荊州占》曰:太白出至其國之日而獨不見,其兵弱;若有此,可擊,必能得其將。
105.   《荊州占》曰:太白出東方,失行而北,中國敗;失行而南,倍海國敗。
106.   《荊州占》曰:太白有不見三日,有亡國敗師。又占曰:太白一南一北,九侯皆伏。又占曰:太白一東一西,害於侯王。又占曰:太白在東方,以始出為位,在月南為得行,在月北為失行,不有破軍,必有屠城。與月相過失行,月不盡一日,二月二日,三月三日,四月四日,五月五日,六月六日,七月七日,八月八日,九月九月而兵起。
107.   《荊州占》曰:太白出西方,下行一舍如下,北兵將當有戮者。
108.   《荊州占》曰:太白逆行失常,有兵革。又占曰:王者失於秋政,則太白逆行,變色揚芒,與他星舍鬥,環繞犯乘,變為妖星彗掃,其害庭國破主死,天下皆兵。王者修德赦罪,存孤恤寡,薄賦省徭,可得無咎。
109.   《荊州占》曰:太白始出逆行,不可以逆戰,大凶敗亡。
110.   《荊州占》曰:太白出東方,逆行,不至巳而返,陽國強,陰國敗,戰不勝。一曰:陽國有興者。
111.   《荊州占》曰:太白東方逆行,過巳不至午,有霸國;及午,陽國令天下。一曰:陽國霸。
112.   《荊州占》曰:太白未當入而入,天下聚糧。
113.   石氏曰:“太白當出而不出,當入而不入,天下偃兵,兵在外而入。”(原注:《荊州》曰:有軍則罷。
114.   《荊州占》曰:太白當出而出,外有急兵。出南方,南方急;出北方,北方急。
115.   《荊州占》曰:居宿如度,其鄉利;易,其鄉凶。
116.   《荊州占》曰:太白出王羸,百六十日而上過參天,主尊令行,民治無盜賊,少徭賦。
117.   《荊州占》曰:太白出上,百六十日不能參天,主卑令不行,民亂多盜賊,倍徭賦。又占曰:太白未滿日參天,其國亡。又占曰:太白以其時出陽,四十日不動,先起兵者不利。
118.   《荊州占》曰:太白夕出西方,其旦昏當午,道無行人,其下之國兵起不利,期六月。
119.   《荊州占》曰:太白夕出西方,其昏正月而還,有失地之君,期九十日。
120.   《荊州占》曰:太白巳出三日而復入,入三日而復出,是謂逆伏,其下之國,有敗軍死將,不出其年;今日入,明日出,其君死之。
121.   《荊州占》曰:太白出西方,三日而反入,其將軍虜。
122.   《荊州占》曰:太白不滿其日數入,入而復出,入一日,十日而兵死;入五日,五十日而兵死;入十日,百日而兵死。當其日,以命其國。
123.   《荊州占》曰:太白巳出,高二三丈,乍入乍見。如此三日、四日,不過五日,必有大戰。
124.   《荊州占》曰:太白不出一年,強國之君當之;不出二年,強國之君死之。
 
太白占二.太白經天晝見三
125.   《荊州占》曰:太白晝見於午,名曰經天,是謂亂紀,天下亂,改政易王,人民流亡,棄其子,去其鄉里。”
126.   《荊州占》曰:太白夕見過午,亦曰經天,有連頭斬死人,陰國兵強,王天下,女主用事,陽國不利。
127.   《荊州占》曰:太白經天,海內悲泣,九州搖動,奮兵負糧。
128.   《荊州占》曰:太白再經天一,入中宮,天下更王,國破主絕,期不出三年。”
129.   《荊州占》曰:太白晨出東方,過食時而明,有兵,期四十日。若至日中而明,兵起將行,期三月。
130.   《荊州占》曰:太白晨出東方,而中乃明,亡地之君在東方,若東北方,期六十日。又占曰:太白見東方,上至午,將奪君。又曰:陽國王當位者受之。又占曰:太白見東方,至丙巳之間,小將死;過午,有起霸者。
131.   《荊州占》曰:太白出高,至巳午之間;士卒勞,有不利軍者,難以得功也。又占曰:太白出西方,上至未,陰國有霸者;若過未及午,陰國王令天下。一曰:至午者,陰國王者,當其位者受之。
132.   《荊州占》曰:太白上至午未間,天下易王,陽國兵強,當其位者受之。又占曰:太白始出辰巳間,為荊楚;正巳,殺大將;出午,天下有亡國;出午未間,天下亡,王者昌。
133.   《荊州占》曰:太白晝見,與日爭光,是謂經天,大亂十年,人民流亡,去其鄉,女主昌,執政。近日,國必有喪;日中而見,事必然。
134.   《荊州占》曰:太白晝見,名曰昭明,強國弱,弱國霸,兵大起,期不出年。”
 
太白占二.太白變異大小傍有小星四
135.   《荊州占》曰:太白赤圓大而光,期不出九十日,大兵起。
136.   《荊州占》曰:太白大而芒角,色青白若芙蓉,置竿有影,歲大熟,主壽,將益祿,以戰勝守固。
137.   《荊州占》曰:太白當效而出,色白,西方利。
138.   《荊州占》曰:太白當效而出,色黑,北方利。又占曰:太白當效而出,色赤,為兵不足傷,南方利。
139.   《荊州占》曰:太白色白,又曰:白甚,春有喪。又占曰:太白始出,赤而大,其年有兵。又占曰:太白色赤,有憂;又曰:其色赤,國失兵將死。
140.   《荊州占》曰:太白出小而後大,大兵起,東方為陽國,西方為陰國。又曰:始出微細不明,後大而光者,戰兵,初弱後勝。
141.   《荊州占》曰:太白始出大而後小,出東方為陽國,出西方為陰國。又曰:始出大而生光,後小不明,戰兵初勝後亡。
142.   《荊州占》曰:大(太)白小,色黑角短,歲熟。一曰:飢旱,主卑將軍辱,戰不勝。
143.   《巫咸》曰:太白出西方,小而圓,(原注:《荊州占》曰:或小而高。)敢戰吉,不敢戰凶。西方北方以舉兵,天下不能當。黃昏出,陰國之兵強。
144.   《荊州占》曰:太白色赤小以動,天下出兵,大將失地以歸之,兵起。
 
太白占二.太白流動與列星斗五
145.   《荊州占》曰:太白大而角,搖居不安,東西南北,乍上乍下,如欲驚者,其年有喪,大小必至。
146.   《荊州》曰:太白與列星鬥,兵弱,為客者利。
 
太白占三.太白犯東方七宿.太白犯亢二
147.   《荊州占》曰:太白守亢,有奸吏,有兵,牛馬用,行宿北兵,期六十日。
 
太白占三.太白犯東方七宿.太白犯氐三
148.   《荊州占》曰:太白犯氐左星,左中郎將誅死;犯右星,右中郎將誅死;皆期三年。
149.   《荊州占》曰:太白入氐,芒角犯陵,王者亡地,有大兵,期四月。
150.   《荊州占》曰:太白守氐,國有喪,君大哭。
151.   《荊州占》曰:太白守氐房,大飢,六畜多死。
 
太白占三.太白犯東方七宿.太白犯房四
152.   《荊州占》曰:太白守犯陵房,國君有憂,色青憂喪,色赤憂兵,積尸成山;色黑有將相誅,色赤有芒角,大喪。
153.   《荊州占》曰:太白守房,國易政。又曰:守天馬,天子馬多死。又曰:太白守房,天下易王,大人有憂,反逆臣。”
154.   《荊州占》曰:太白守房,六畜多死。”
 
太白占三.太白犯東方七宿.太白犯心五
155.   《荊州占》曰:太子不死則去。一曰:女主失勢。
156.   《荊州占》曰:太白犯守心,君后走藏。
 
太白占三.太白犯東方七宿.太白犯箕七
157.   《荊州占》曰:太白入箕中,人主自備,下有兵。
 
太白占四.太白犯北方七宿.太白犯南斗一
158.   《荊州》曰:太白星入南斗中,將軍戮辱,不出三十日,有赦,去復還,將死之。
 
太白占四.太白犯北方七宿.太白犯牽牛二
159.   《荊州占》曰:太白出入留舍牽牛,五十日不下,軍出至越城下。
160.   《荊州占》曰:太白守牽牛,有兵謀,萬人多死。
 
太白占四.太白犯北方七宿.太白犯須女三
161.   《荊州占》曰:太白守須女,天下多寡女。
 
太白占四.太白犯北方七宿.太白犯虛四
162.   《荊州占》曰:太白芒角守虛,大臣謀君。
 
太白占四.太白犯北方七宿.太白犯危五
163.   《荊州占》曰:太白守危,民多瘡疽之病。
 
太白占四.太白犯北方七宿.太白犯營室六
164.   《荊州占》曰:太白守營室,天下更令,有破軍,期二月,若百二十日。
 
太白占五.太白犯西方七宿.太白犯奎一
165.   《荊州占》曰:太白入奎中,大水橫流,不出百八十日。
166.   《荊州占》曰:太白守奎,為王者憂。一曰:大人當之。
 
太白占五.太白犯西方七宿.太白犯婁二
167.   《荊州占》曰:太白守婁,為聚眾兵起,三軍行,天下多飢,豕大貴。
 
太白占五.太白犯西方七宿.太白犯昴四
168.   《荊州占》曰:太白犯乘守昴,有角,兵大起,天下流血千里,民多疾。
 
太白占五.太白犯西方七宿.太白犯觜觿六
169.   《荊州占》曰:太白守觜觿,天下兵。
 
太白占五.太白犯西方七宿.太白犯參七
170.   《荊州占》曰:太白抵參,出入天下驚;抵天都尉出入,天下發兵。
171.   《荊州占》曰:太白宿參,若宿伐,為反臣中兵也。
 
太白占六.太白犯南方七宿.太白犯東井一
172.   《荊州占》曰:太白入東井,將軍有戮死者。
 
太白占六.太白犯南方七宿.太白犯輿鬼二
173.   《荊州占》曰:太白入輿鬼,將誅。
174.   《荊州占》曰:太白入輿鬼,亂臣在內,有屠城。”
175.   《荊州占》曰:太白干犯守輿鬼,隨所守王者發之,不出七十日,其下國有大喪,陽為人君,陰為皇后,左為太子,右為貴臣。
 
太白占六.太白犯南方七宿.太白犯柳三
176.   《荊州占》曰:太白提天相出入,有陰謀。
177.   《荊州占》曰:太白迫守柳,大將軍出。
 
太白占六.太白犯南方七宿.太白犯七星四
178.   《荊州占》曰:太白經七星,民非吾民。一曰:當有詐為王者。
179.   《荊州占》曰:太白守七星,七日以上至三十日,大將軍出。又占曰:太白守七星,車騎滿野。又曰:行天都,王者憂。
 
太白占六.太白犯南方七宿.太白犯張五
180.   《荊州占》曰:太白提張出入,諸侯應其急。
 
太白占六.太白犯南方七宿.太白犯翼六
181.   《荊州占》曰:太白入翼,天下兵塞。
 
太白占六.太白犯南方七宿.太白犯軫七
182.   《荊州占》曰:太白守軫,將軍有疾。
 
太白占七.太白犯石氏中宮.太白犯大角二
183.   《荊州占》曰:太白守大角,兵大動。
 
太白占七.太白犯石氏中宮.太白犯招搖四
184.   《荊州占》曰:太白入守招搖,旗幟起。
 
太白占七.太白犯石氏中宮.太白犯女妝八
185.   《荊州占》曰:太白犯女牀凶,若守女牀,宮有變害,若被誅。
 
太白占七.太白犯石氏中宮.太白犯天紀十一
186.   《荊州占》曰:太白守天紀,有兵亂。
 
太白占七.太白犯石氏中宮.太白犯東西咸二十一
187.   《荊州占》曰:太白守東西咸,憂兵起。
 
太白占七.太白犯石氏中宮.太白犯天將軍三十三
188.   《荊州占》曰:太白乘犯天將軍,將軍以兵事誅。又曰:太白守天將軍,兵大起,將軍行。
 
太白占七.太白犯石氏中宮.太白犯大陵三十四
189.   《荊州占》曰:太白乘大陵,天下盡大喪,死人如岳。
 
太白占七.太白犯石氏中宮.太白犯五車三十七
190.   《荊州占》曰:太白入五車天庫,天下大兵起。
 
太白占七.太白犯石氏中宮.太白犯天關三十八
191.   《荊州占》曰:太白出入天關,萬人多死。
 
太白占七.太白犯石氏中宮.太白犯南北河三十九
192.   《荊州占》曰:太白留止守北河中,兵起,道不通。
193.   《荊州占》曰:太白守兩河間,天下棄離,道路不通。若在陽門中,天下並戰。
 
太白占七.太白犯石氏中宮.太白犯五諸侯四十
194.   《荊州占》曰:太白守五諸侯,兵起。
 
太白占七.太白犯石氏中宮.太白犯軒轅四十四
195.   《荊州占》曰:太白犯軒轅,女御天子,僕死。
196.   《荊州占》曰:太白行軒轅端,貫出其中而東,大臣出令。
197.   《荊州占》曰:太白守軒轅,女御有誅者。
198.   《荊州占》曰:太白中犯守軒轅左角,為大臣當之。
 
太白占七.太白犯石氏中宮.太白犯太微四十六
199.   《荊州占》曰:太白道從太微西蕃北南方星間入,到南蕃東方星間南出道也。中西蕃直坐入者,非道也。太白以庚子日順入太微天庭中,天子所使也;不以庚子日,非天子使。太白入太微軌道吉。軌道者,入西門出東門,若左右掖門,行不留也。不軌道者,謂有所犯守也。
200.   《荊州占》曰:太白主西方北方,入太微西南陽星之南為西方,入二星之北為北方,皆臣殺主之候也。犯帝座星,臣勝,不犯不勝,視其所止留之宿國,以知其所誅。
201.   《荊州占》曰:太白入太微西蕃第一星,行至東蕃第一星東下去。太微者,天子庭也,太白行其中,宮門當閉,大將軍被甲,守兵大臣伏誅,左右有罪者。”
202.   《荊州占》曰:太白入太微宮,為天下驚。一曰:有兵。太白入天庭,國不安其宮。太白入太微中,近臣起兵;入庭中,丞相御史誅。
203.   《荊州占》曰:太白逆行入太微天庭中,為諸侯將有殺者。若至黃帝座而謀成,不至黃帝座而還,有謀不成,以其入日占國。
204.   《荊州占》曰:太白從右入七日以上,為主有憂。
205.   《荊州占》曰:太白入太微天庭中,犯乘守者,殺若有罪,各以守宦名名之。太白食若中犯乘守太微東西蕃四輔,為君失禮,輔臣有誅者。
 
太白占七.太白犯石氏中宮.太白犯黃帝座四十七
206.   《荊州占》曰:太白入黃帝座,其色白者為有赦。太白入太微宮中,至黃帝座,其色白者,有兵在中。
207.   《荊州占》曰:太白觸黃帝座,君死。
 
太白占七.太白犯石氏中宮.太白犯郎將五十一
208.   《荊州占》曰:太白犯乘牛郎將,有以符節奸者。一曰:必有不還使。太白中犯乘守郎將,名曰陵節郎誅。一曰:大臣為亂,誡左右。
 
太白占七.太白犯石氏中宮.太白犯三台五十三
209.   《荊州占》曰:太白守三台,天下驅掠,兵聚一隅。太白舍天柱下,地大動,民恐,臣以謀主。
 
太白占七.太白犯石氏中宮.太白犯北極鈎陳六十
210.   荊州占》曰:“太白犯乘守北極主星者,為大人憂。一曰:有喪。一曰:為有反者。太白三月舍樞星下,芒赤色,怒兵起。”
 
太白占八.太白犯石氏外官一.太白犯羽林九
211.   《荊州占》曰:太白入天軍,大將軍在外。
 
太白占八.太白犯石氏外官一.太白犯天倉十二
212.   《荊州占》曰:太白守天倉,天下飢,粟出。
 
太白占八.太白犯石氏外官一.太白犯天苑十五
213.   《荊州占》曰:太白入天苑,出兵犯外夷。
214.   《荊州占》曰:太白守天苑,兵起馬死。
 
太白占八.太白犯石氏外官一.太白犯軍巿二十一
215.   《荊州占》曰:太白守軍巿,以飢兵起。
 
太白占八.太白犯石氏外官一.太白犯狼星二十三
216.   《荊州占》曰:太白守狼,敵兵起。太白犯守狼星,大將出行,其國有兵。一曰:有兵,將死。
 
太白占八.太白犯石氏外官一.太白犯弧星二十四
217.   《荊州占》曰:太白守弧星,弓弩矢貴,大將軍有千里之行,民多死者。
 
太白占八.太白犯甘氏中官二.太白犯四輔一
218.   《荊州占》曰:太白犯乘守四輔星,君臣失禮,輔臣有誅者。
 
太白占八.太白犯甘氏中官二.太白犯天廚二
219.   《荊州占》曰:太白犯天廚,大官事誅。
 
太白占八.太白犯甘氏中官二.太白犯天田四
220.   《荊州占》曰:太白守天田,五穀傷。
 
太白占八.太白犯甘氏中官二.太白犯天門五
221.   《荊州占》曰:太白舍天門中,人主無出邦門之遠,宮廊廣門,大有伏兵。
 
太白占八.太白犯甘氏中官二.太白犯酒旗七
222.   《荊州占》曰:太白守酒旗,天下大酺,有酒肉財物,若爵宗室。
 
太白占八.太白犯甘氏中官二.太白犯礪石九
223.   《荊州占》曰:太白守礪石,兵起,以入日占國。
 
太白占八.太白犯甘氏中官二.太白犯咸池十二
224.   《荊州占》曰:太白中犯乘守咸池,大兵起,百萬人以上。
 
太白占八.太白犯甘氏中官二.太白犯天街十三
225.   《荊州占》曰:太白守天街,兵塞道。
226.   《荊州占》曰:太白不行天街,為政令不行,不出其年,有兵。
 
太白占八.太白犯甘氏外官三.太白犯狗國二
227.   《荊州占》曰:太白順行守狗國,出兵討鮮卑、烏丸;逆守之,其國為亂。
 
太白占八.太白犯甘氏外官三.太白犯八魁五
228.   《荊州占》曰:太白守八魁,兵大起。
 
太白占八.太白犯甘氏外官三.太白犯鈇鑕六
229.   《荊州占》曰:太白犯鈇鑕五日以上,臣有謀主者。太白犯鈇鑕,誅執法之官。
 
太白占八.太白犯甘氏外官三.太白犯九州殊口八
230.   《荊州占》曰:太白守九州殊口,九州兵起。
 
太白占八.太白犯甘氏外官三.太白犯天節九
231.   《荊州占》曰:太白守天節,大將以兵出。
 
太白占八.太白犯甘氏外官三.太白犯軍井十
232.   《荊州占》曰:太白入軍井三日以上,其歲大水。
 
太白占八.太白犯甘氏外官三.太白犯天狗十一
233.   《荊州占》曰:太白入天狗,北夷大飢來歸,鄰國多土功。
 
太白占八.太白犯甘氏外官三.太白犯天紀十二
234.   《荊州占》曰:太白守天紀,天下兵悉起。
 
太白占八.太白犯巫咸外官四.太白犯司空二
235.   《荊州占》曰:太白出入土司空,有大徭之事。
 
太白占八.太白犯巫咸外官四.太白犯天桴四
236.   《荊州占》曰:太白守天桴,兵鼓起。
 
太白占八.太白犯巫咸外官四.太白犯天淵五
237.   《荊州占》曰:太白守天淵,海水出,江河決,若海魚出。
 
太白占八.太白犯巫咸外官四.太白犯斧鑕六
238.   《荊州占》曰:“太白犯守斧鑕,兵起。”
239.   《荊州占》曰:太白犯斧鑕,誅執法之臣。
 
太白占八.太白犯巫咸外官四.太白犯天廐七
240.   《荊州占》曰:太白入天廐十日以上,廐馬有食變。太白守天廐,為廐災之事,人主以馬為憂,不則馬疾。
 
辰星占一.辰星名主一
241.   《荊州占》曰:辰星一曰:句星,一曰:鼎星,一曰:小霜,一曰:音黃,一曰:歲咸、吳龍。
242.   《荊州占》曰:辰星,色太陰之精,黑帝之子,立冬主北維,其國燕趙,於日壬癸,其位卿相。又曰:人君之象,天子執政,主刑,刑失者,罰出,辰星之易是也。
243.   《荊州占》曰:辰星主內謀,天下有急,一時憂出。辰星主刑罰,王者殺無辜,好暴逆,簡宗廟,重徭役,逆天時,則辰星伏而不效。主恩寬,赦有罪,輕徭役賦斂,賑貧窮,調陰陽,和四時,則星效於四仲,天下和平,災害不生。
244.   《荊州占》曰:辰星主刑獄法官及廷尉,人君宰相之治,重刑罰,惰法令,殺無罪,戮不辜,棄正法,貨賂上流,則辰星不效度,不時節,法官憂。
245.   《荊州占》曰:有軍於野,辰星為偏將之象;無軍於野,辰星為刑事之象。辰星主德,燕趙代以北,宰相之象。
 
辰星占一.辰星行度二
246.   《荊州占》曰:太白不出,辰星獨出東方,天下有兵罷,無兵有德令。
 
辰星占一.辰女星相王休囚死三
247.   《荊州占》曰:辰星之相也,從立秋以至秋之盡,其色即當精明,無芒角,不搖光。辰星之王也,從立冬以至冬之盡,其色則當比奎大星,而青白有精光。冬至之時有芒角。辰星之休也,從立春以至春之盡,其色則當無精光,微小而蒼黃。辰星之囚也,從立夏以至夏之盡,其色即當赤黑而不明。辰星之死也,從仲夏以至夏之盡及四季,其色則當赤細小微不明。又辰星之死也,從仲夏以至夏之盡及四季不行,有囚色,秋不下霜,有死色,禾稼不成,雷電不藏。其留守也,其國破亡。其進舍也,與五星舍其下,有殃。其退舍也,五星及之,不可舉事用兵。
 
辰星占一.五星光色芒角四
248.   《荊州占》曰:辰星色比織女大星,為正色,青比左角,赤比參右肩,黑比亢,此辰星之常色也。
249.   《荊州占》曰:辰星正旗而出,破軍殺將,視旗所指,順而擊之,大勝。
 
辰星占一.辰星盈縮失行五
250.   《荊州占》曰:“辰星出不待其時,當水反旱,當旱反水。辰星不以時效者,用刑罰不中。辰星一時效,其時不和。二時不效,風雨不適。三時不效,水旱不調。四時不效,王者憂綱紀,天下飢荒,人民流亡,去其鄉。辰星不效四仲,則春多苦雨,夏多凄風,當溫反寒,當寒反溫,陰陽不和,五穀不成。辰星出四季,有破軍。”
251.   《荊州占》曰:辰星春不見,期百日,必有暴風疾雨而傷曲稼。夏不見,為旱飢,期九十日,有流民。秋不見,期六十日,大水。冬不見,五穀不藏,人民流亡。四時俱不見,河海決波。仲女為妖,彗見於二十八宿,各以其舍命其國。辰星縮,天子失卒,臣害作。辰星亂行,甲兵鏘鏘。上見四孟,改政易王。見於四仲,陰陽和,五穀成。下見四季,寇賊相望,政失綱。辰星變色而逆,其國殃;留守環繞不去,其國大凶,無道。水星一南一北,害於禾稷,侯王有憂。辰星行諸列宿,失道,乘陽為水,乘陰為旱。
 
辰星占一.辰星晝見經天六
252.   《荊州占》曰:辰星經天,凶。
 
辰星占一.辰星變異生足大七
253.   《荊州占》曰:辰星出東方,白而大,有兵於外解。色黃,國有福,五穀熟。色赤,旱,為兵。色黑,為水。青為憂,白喪。
254.   《荊州占》曰:辰星始出東方,小而不明,天子有無益事。辰星小而色黃,當雨反旱,當旱反雨。
 
辰星占一.辰星流與列宿合鬥八
255.   《荊州占》曰:辰星與宿合東方,臣伐主。
 
辰星占一.辰星禳氣暈彗九
256.   《荊州占》曰:辰星出穰氣一丈,大水。
 
辰星占三.辰星犯北方七宿.辰星犯牽牛二
257.   《荊州占》曰:辰星守牽牛,關梁不通。
 
辰星占三.辰星犯北方七宿.辰星犯須女三
258.   《荊州占》曰:天下多寡女,若子死,繒帛貴。
 
辰星占三.辰星犯北方七宿.辰星犯虛四
259.   《荊州占》曰:辰星犯乘虛,若冬守其陽,色赤黃,旱,萬物不成,亂兵起。
 
辰星占三.辰星犯北方七宿.辰星犯危五
260.   《荊州占》曰:辰星犯入危,奸臣謀主。一曰:天下大亂,若賊臣起。
 
辰星占四.辰星犯奎一
261.   《荊州占》曰:王者憂之,大人當之。[
 
辰星占四.辰星犯婁二
262.   《荊州占》曰:有兵,犧牲多死。
 
辰星占四.辰星犯胃三
263.   《荊州占》曰:逆行守胃,天下有兵,倉穀空虛。
264.   《荊州占》曰:辰星守胃,穀貴,傷火災。
 
辰星占四.辰星犯昴四
265.   《荊州占》曰:辰星犯乘昴,夷狄之兵起,為民害。
266.   《荊州占》曰:逆行守昴,環繞兵起。
 
辰星占四.辰星犯畢五
267.   《荊州占》曰:犯乘畢,邊兵起。
 
辰星占四.辰星犯觜觿六
268.   《荊州占》曰:犯乘觜,憂水兵之災。
 
辰星占四.辰星犯參七
269.   《荊州占》曰:國有水兵。
 
辰星占五.辰星犯南方七宿.辰星犯東井一
270.   《荊州占》曰:辰星出入東井,有亂臣。
271.   《荊州占》曰:守東井,道上多死人。
 
辰星占五.辰星犯南方七宿.辰星犯輿鬼二
272.   《荊州占》曰:亂臣在內,有屠滅。
273.   《荊州占》曰:干犯守輿鬼,隨所守,王者發之,不出七十日,天下有喪。陽為人君,陰為皇后,左為太子,右為貴臣。
 
辰星占五.辰星犯南方七宿.辰星犯柳三
274.   《荊州占》曰:入注下刑上,子訟父,民多仇,粟貴、大旱、馬貴。
 
辰星占五.辰星犯南方七宿.辰星犯七星四
275.   《郗萌》曰:為反臣中外兵,以德令解之。一曰:大水為災。(原注:此《荊州占》也。)
 
辰星占五.辰星犯南方七宿.辰星犯翼六
276.   《荊州占》曰:近臣為有亡國,飢歲,民流千里,若地龍見。
 
辰星占六.辰星犯石氏中官.辰星犯女
277.   《荊州占》曰:辰星犯女牀,凶。
 
辰星占六.辰星犯石氏中官.辰星犯貫索九
278.   《荊州占》曰:辰星入天牢,天下有賊。又曰:水,期一年。一曰:旱,期一年。又曰:歲飢,人相食。一曰:大赦,期百二十日。
 
辰星占六.辰星犯石氏中官.辰星犯建星二十一
279.   《荊州占》曰:犯建星,歲水,人饑,有自賣者。
 
辰星占六.辰星犯石氏中官.辰星犯大陵三十二
280.   《荊州占》曰:辰星入大陵,積尸,天下盡喪,死人如丘山。星眾兵起,星稀無兵。
 
辰星占六.辰星犯石氏中官.辰星犯南北河三十七
281.   《荊州占》曰:守兩河戌間,天下乖離。
 
辰星占六.辰星犯石氏中官.辰星犯太微四十四
282.   《荊州占》曰:辰星道從太微西藩北南方星間入,到南方東方星間,南出道中西藩直坐入者,非道也。
283.   《荊州占》曰:辰星以壬子日順入太微,天子所使也;不以壬子日,非天子使也。
284.   《荊州占》曰:辰星出東掖門為相受命,東南出德事也;出西掖門為將受事,西南出刑事也,期以春秋。
285.   《荊州占》曰:辰星入太微宮,天下有聖女子;出燕代,若有大水,傷人民,期三十日。
286.   《荊州占》曰:辰星入太微天庭,出端門,臣不臣;入太微宮,為天下大驚。一曰:有兵。又曰:入天庭,國不安其宮。又曰:辰星見太微,天子當之。
 
辰星占七.辰星犯石氏外官一.辰星犯庫樓一
287.   《荊州占》曰:入天庫,鈇鉞用,大臣誅。
 
辰星占七.辰星犯石氏外官一.辰星犯羽林十三
288.   《荊州占》曰:熒惑與辰星俱入天庫,軍凶,若有水災。
 
辰星占七.辰星犯石氏外官一.辰星犯天倉十六
289.   《荊州占》曰:辰星入天倉中,主財寶出,主憂亂臣;在內,天下有兵,而倉庫之戶俱開,主人勝,客事不成,期二十日而發。
290.   《荊州占》曰:守天倉,天下饑,粟出。
 
辰星占七.辰星犯石氏外官一.辰星犯狼星二十六
291.   《荊州占》曰:“守狼星,大將出,其國有兵。一曰:死將。”
 
辰星占七.辰星犯石氏外官一.辰星犯狐星二十七
292.   《荊州占》曰:辰星守狐星,大將有千里之行,國政驚。
 
辰星占七.辰星犯甘氏中官二.辰星犯四輔一
293.   《荊州占》曰:辰星中犯乘守四輔星,君臣失禮,輔臣有誅者。
 
辰星占七.辰星犯甘氏中官二.辰星犯酒旗三
294.   《荊州占》曰:辰星守酒旗,天下大酺,有酒肉財物賜,若爵宗室。
 
辰星占七.辰星犯甘氏中官二.辰星犯咸池七
295.   《荊州占》曰:若入咸池,天下大亂,人君死,易政,以入日占國。
 
辰星占七.辰星犯甘氏外官三.辰星犯八魁一
296.   《荊州占》曰:辰星犯守八魁,兵大起。
 
辰星占七.辰星犯甘氏外官三.辰星犯鈇鉞二
297.   《荊州占》曰:辰星犯守鈇鉞,兵起。
 
辰星占七.辰星犯甘氏外官三.辰星犯九州殊口四
298.   《荊州占》曰:守九州殊口,九州兵起。
 
辰星占七.辰星犯甘氏外官三.辰星犯軍井五
299.   《荊州占》曰:辰星入軍井,三日以上,其歲大水。
 
辰星占七.辰星犯甘氏外官三.辰星犯水府六
300.   《荊州占》曰:辰星守水府,臣謀主,入之,水流入邑。
 
辰星占七.辰星犯甘氏外官三.辰星犯天狗七
301.   《荊州占》曰:入天狗,北夷大飢,來鄰國,多土功。若守之,為兵謀。
 
辰星占七.辰星犯甘氏外官三.辰星犯天廟八
302.   《荊州占》曰:為有廟殘之事,吏不去則死。
 
辰星占七.辰星犯巫咸中外官四.辰星犯土司空一
303.   《荊州占》曰:守入土司空,有土徭之事。一曰:守之,有兵。
 
辰星占七.辰星犯巫咸中外官四.辰星犯天泉三
304.   《荊州占》曰:守之,海水出,江河決溢,若海魚出。
 
辰星占七.辰星犯巫咸中外官四.辰星犯鈇鑕四
305.   《荊州占》曰:犯之五日以上,臣有謀者。
 
辰星占七.辰星犯巫咸中外官四.辰星犯天廐五
306.   《荊州占》曰:入之十日以上,廐馬有食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