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26 September 2017

a note written in Jan 2017

一個國際城市,地產舖比書店多,海味舖比書店多,米蘭站比書店多,藥房比書店多,金行比書店多。PageOne執笠,誠品係百貨公司。書店門口俾閃閃書同抄股票佔領,補充練習佔地係文史哲英既三倍。喺地鐵同巴士度,冇好似日本/外國人咁睇書。你就知呢個城市同文化無緣。

以上只係偏見,只係偏見,只係偏見。見樹不見林。

今日香港,degree holders超過一百萬,遠超過三四十年前,點解有所謂冇人睇字睇書呢個講法?七八十年之交,大學學位少,但亦正值出版閱讀既黃金時代。同一個年代,電視電影音樂正值影視黃金時代,吸引到大學生入行。乜解?今日呢?

二十年前開始,電視人話冇人睇電視因為電影卡拉ok搶左生意,電影人話冇人睇戲因為盜版,唱片公司話冇人聽歌都係因為盜版。廿年前,租帶租碟舖執晒。十年黎,執左幾多間卡拉ok?點解?教育水平高左咁多,點解又少左人睇書?幾間大學既libraries都有fiction corner。我唔見多人留連。咁係咪代表少左人睇書?

聽歌免費,娛樂免費(唔將閱讀當係娛樂證明你唔適宜加入討論)。點解重要俾錢買書?睇演唱會一千蚊張飛必爆,王迪詩一本書幾錢?至於,點為止賣得呢?喺美國,一個星期賣到5,000本,就叫bestseller(Times top-15 list)。美國三億人口,5,000本就得印度12億人口,都係10,000本。比例黎講,喺香港賣到200本,已經可以係bestseller。賣到5,000,比得上The Da Vinci CodeHarry Porter Potter。統計上係咁講啦。

香港讀者少呢個話題,永遠都講唔完。書/讀書/讀者,係霸權,讀書人既霸權。乾隆翻生,都會問點解冇人考科舉。xx x x

Saturday, 9 September 2017

可口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