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17 January 2021

Tsang Fook Piano II

Following my previous post on Tsang Fook Piano's early history from Allister Macmillan's Seaports of the Far East: historical and descriptive, commercial and industrial, facts, figures, & resources (1923) and its advertisement on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in 1915, the following passage is from Wah Kiu Yat Po 華僑日報 on 5 January 1955 (p. 5).

曾福琴行簡史
全港各界人士尤其愛好音樂者莫不知有今日參加工展之「曾福琴行」之名。該琴行史畧,諒必為一般人所樂知者。誠以在港製造鋼琴,祇該行一家,目由我華人創辨而能飲譽遠東垂肆十年,實亟應向海內外同胞介紹,藉以提倡華資工業,亦以誌前人創業之精神也。茲由該行概述史畧如後:

遠在一九零伍年曾福先生受職於港英商鋼琴公司名Robinson Piano Company。該公司專為人修理鋼琴,及調音,先生既以聰明勤敏得經理稱許,復從該公司之調音師學得調音之技術,經理因是屢將其薪給提陞,先......[公共圖書館電子版邊緣部份全黑,不能閱讀],遂自費放洋,先後在德、法、英、美等國各著名鋼琴廠實地研究。至一九一伍年三月在美國密西根之著名鋼琴調音學院Niles Bryant School of Piano Tuning考取文憑後,即是年回港自行創辨「曾福琴行」於灣仔,經營鋼琴,所有零件俱由曾福先生自行設計。初期本行之工場尚屬雛型,惟以先生之經驗與毅力,製出之鋼琴竟能媲美歐美貨品。蓋先生有鑒於遠東之特殊天,乃運用其在歐美研習所得之科學化經驗,將鋼琴之全部木材及大小零件悉加以防潮、防銹及防霉之保護,務求合熱帶氣候之特殊環境而後已。故菲律賓及南洋各地,圴紛紛來單訂購。本行初時每月出產僅數十架,其後信譽日隆,產量大增,至本年(一九伍肆年)已先後製成輸出近六千具矣。

猶憶曾先生創業之始,因其琴行店址位於「摩利臣」山(Morrison Hill)之麓,乃以該山之名名其鋼琴,蓋取其「與山同壽」之意。執意不久,香港政府為改良城市計,竟將「摩利臣」山陵續夷平,有向先生調侃曰:「君之鋼琴,原欲與該山同壽,今該山已矣,君之鋼琴豈非與之同為命運耶?」先生答之曰:「君之見該山雖平,而我之鋼琴仍屹然耶?固知我之鋼琴不祇壽比南山而實壽高于山也。」亦本港工業界中軼事也。果也,今者摩利臣山幾已夷為平地,而摩利臣(Morrison)牌鋼琴不獨巍無尚存,而且規模遠舉,將益進而無疆也。

其時本琴行自製之Morrison牌鋼琴已漸邀信賴,而代顧客修理及調音,復因服務效率特高,聲譽日隆,而營業亦隨之蒸蒸日上,先生並將其經驗所得,悉傳授諸其兩胞曾貴及曾方;而先生仍每事均親自力為,不辭勞苦。由是本琴行在曾氏三昆季通力合作下,繼續發展。至一九二九年,乃在英皇道自建工廠,同時將辦事處及門市部由灣仔遷至中環雪廠街,營業範疇已不囿於發售摩利臣裨鋼琴一項,舉世界名廠鋼琴及其他樂器,亦有代售,且有不少名廠委托本行為香港總代理者。旗以雪廠街之行址暫不敷用,乃於一九三五年當公主行落成之際,即遷入現址,擴充營業。當時社會人士已莫不知有曾福琴行,而外埠對Morrison牌鋼琴之信賴,有加無已,訂單之至,如雪片飛來,大有應接不暇之勢。豈料一九四一年冬太平洋事變猝起,香港各業蒙重大損失本行亦難逃此刦,幸得本行同人,不避艱辛,勉強維持。至一九四五年香港光復始重張旗鼓,復蒙社會人士與海外僑胞及各國廠商之信賴與愛護,在曾貴先生籌策下,本行業務得以重振。

現目本工廠方面已設有新型電鋸,電鑽、電刨及電磨光機等。所選木材,均為上乘堅緻之木,並經長時間之擱置焙乾,故對鋼琴各部之製造,異常精美,並特別宜於熱帶氣候之環境。此外復置有電動調音器,調音絕對準確。而各部門所雇用技工,均經嚴格訓練,並具豐富經驗,且有不少經曾福先生一手造就者。至公主行樓下辦事處及門市部,以地方寬敝,足以陳列不少鋼琴及其他各種樂器,以備顧客選購。近年來更兼售歐美名廠各種電器,如電唱機、收音機、電雪櫃、電爐、空氣調節機、電洗衣機等,而營業範圍實已形擴大矣。凡此固賴社會人仕賜顧之殷及本行同人合作之誠,亦曾福先生三昆季積善成德有以致之。尤盼各界仕女諸君,時予匡導,幸甚!

Saturday 2 January 2021

1926年日本人眼中的「支那の國民性」

近日因石峽尾窩仔山配水庫 (service resevoir) 而追查香港水務工程史,竟然在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的臺灣研究古籍資料庫中,找到臺灣總督府外事部編的《香港水道調查報告書》(1942),何等驚喜。


順藤摸瓜,發現更多,幾乎在寶庫中迷失,找到不少直接和間接關於香港的書籍(尤以一、二戰間居多),更多是關於中國的書籍。其中,有一本值得略略書寫和存目,以備記錄作教學和研究用。這是藤本實也的《南支那及台湾之產業》(發行:東京:大阪屋號書店,1926),當中一部份是「支那の國民性」,篇幅幾近五十頁。藤本列出中國人四十七種國民性,估計是同類外國人眼中的中國人的書籍所少見的。


---   ---   ---


外國人眼中的中國人,從來都是中外交流和關係史的焦點。

身處陌生的國度,外國人每日都需要與陌生的面孔打交道。有來者不善,也有來者引路。在地真實的接觸,比以訛傳訛踏實,也可以比口耳相傳凶險。於是,有關中國人ABC的介紹性,judgemental and always controversial書籍應運而生。

外國人以本國文字撰寫的關於中國人的書籍,在於「我者」與「他者」之別,以己度人,是以「我」看「他」。

十九世紀以還,中外交流和關係中上一連串不幸的歷史事件,都和「我者」與「他者」之別密不可分。

1889年,在中國居住了近二十年的美國傳教士Arthur H. Smith (1845-1932)在上海出版的North-China Daily News上撰寫"Chinese Characteristics"的文章。翌年結集出版,引來廣泛討論。

1894年,美國著名的Fleming H. Revell Company (由福音派傳教士成立,自我標榜publishers of evangelical literature) 獲得版權在北美出版(出版地有New York, Chicago, and Toronto)。同時,出版社在出版業期刊The Publishers' Weekly宣傳該書 "...to use the word of one, 'the best book on the Chinese people' ever issued." 

這本書應算是bestseller,不斷重印,在英語世界廣為流傳,堪稱入門中國ABC。後來,這本書也翻譯成中文和日文。中譯本引來中國知識界強烈反應。相關研究眾多,不贅。


further reference: Lydia H. Liu, "The Ghost of Arthur H. Smith in the Mirror of Cultural Translation," The Journal of American-East Asian Relations, 2013, Vol. 20, No. 4, THEME ISSUE: Asia Knowledge: Inside and Outside the Ivory Tower (2013), pp. 406-414.


---   ---   ---


藤本實也列出四十七種「支那の國民性」,見下:

  1. 個人主義
  2. 拜金主義
  3. 神經遲鈍
  4. 侮蔑心
  5. 猜疑心
  6. 迷信
  7. 不信實
  8. 言行不一致
  9. 薄同情心
  10. 事大主義
  11. 保守主義
  12. 泥古
  13. 雷同と盲進
  14. 享樂主義
  15. 虛榮心
  16. 面子
  17.  饒舌
  18.  壓制と束縛 
  19. 差別階級
  20. 誇大妄想
  21. 權謀術數
  22. 社交性
  23. 發明と工風
  24. 單調
  25. 名聞慾
  26. 摸倣性
  27. 忍耐
  28. 孝心
  29. 勤勉
  30. 節儉
  31. 重禮
  32. 獨立自衛
  33. 愛鄉と愛國
  34. 團結心
  35. 好學心
  36. 精力
  37. 性慾生殖
  38. 食道樂
  39. 從順
  40. 宿命觀 
  41. 知足安分
  42. 虛飾
  43. 矛盾
  44. 悠長
  45. 不潔癖
  46. 不規律
  47. 殘忍性
  48. 博奕